《延禧攻略》的热播让演员王茂蕾体验了一把“火”的感觉。因为剧中坏角色设定,他在现实中也遭到谩骂,关闭微博评论。无独有偶,演员周海媚也因剧中角色不讨喜,遭到网友攻击,退出微博。
如果说这些公众人物,站在聚光灯下避免不了质疑与指责,可即便是普通人,也有面临着网络暴力的危险。
不久前,德阳的安医生深陷舆论旋涡后自杀身亡:更早之前,32岁的台湾兽医简稚澄在网络骂声的逼迫下用给动物安乐死的药物自杀……
网络暴力从来都不是明星才有的“待遇”,它已经越来越日常化了,谁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
韩国一家媒体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先请来4位观众,让他们通过无声的个人短片去评价对方。隔着一个厚厚的电视机,大家都很敢说。
比如,看见纹身很多的女生,就觉得她随便,不贤妻良母,其实人家是个很幸福的妈妈;只看了一个男生的长相,就说他很像渣男…
当节目组让他们坐在一起,观看个人短片和另外3人评价混剪的原声视频时,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氛围。
他们会不好意思的挠头,捂脸,尴尬的笑,说着一些圆场的话,然后跟对方道歉,跟视频中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可以畅快的表达自己,普通人也掌握了话语权,但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便捷性,让人们越来越“随心所欲”。
面对陌生的人,又隔着一个屏幕,彼此看不见摸不着,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这让很多人少了那份在现实生活中说话行事的责任感。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顾别人感受,不用换位思考,更没有意识为言行负责。
在虚拟空间上,谩骂、造谣的成本以及代价太低。海量信息流中,一个个虚拟账号,不刻意搜索调查,谁能追本溯源到现实生活中来?
但是,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一句不负责任的话都可能给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这就像是墙上的钉子,你把它拔了,但钉孔还在,不复如初。
在加入“讨伐”之前,让理性多跑一会儿。善用语言,少点人言可畏,多些人言可敬 !
因为网络,普通人在面对一些不平人不平事的时候,也有了武器。比如高铁霸座男事件,黄淑芬教科书耍赖事件,社交媒体谴责显示了极大的力量。
这种谴责别人的快感、优越感让人兴奋不已。一遇到什么不平事,就开启道德谴责模式,严厉的批评他,人肉他,甚至枉顾事实真相。
不久前发生的德阳安医生被舆论逼迫自杀事件中,开始所有网友都在谴责安医生和丈夫因为泳池一点小碰撞,就暴打未成年儿童,实在可恶,太没素质。
他们不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去验证事情的真伪。“打人者就是不对”,甚至还有网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开始“人肉”这位“垃圾人”。
安医生的死亡熄灭了这场怒火,也引来惊人的反转。大家发现,孩子冒犯到安医生,不道歉,还做鬼脸。孩子的父母在更衣室围攻安医生,并且在警察调和矛盾之后,到安医生的单位去闹事…
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大家都被错误引导,“错杀”了真正的受害者,从而转头讨伐孩子父母,准备再次上演人肉。
这样自以为是的正义,不分是非的善良不仅惩罚不到坏人,还会给无辜的人带来伤害。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推动者。
日常生活中,一条谩骂指责还不足以让人放在心上,耿耿于怀,跟朋友吐吐槽也就过去了。可当成千上万条谩骂信息,骚扰电话,占据生活,试问谁能谈笑风生,完全不在意?
一条恶言评论,就像是一粒尘埃,看似无足轻重,当它吹到受害者面前,已演变成沙尘暴,瞬间天昏地暗。
安医生死后,谩骂指责她的人一哄而散。没有人觉得自己应该对她的死负责。不过是寥寥几句话而已,不过是在阐明个人观点而已,谁成想居然出了人命。
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都不该被剥夺,也值得被捍卫,但更不应该披着“替天行道”的外衣,行使另一种暴力!
曾有新闻报道称,有个男孩因为跟猥亵幼女的嫌疑人长相相似,遭到网友人肉,成千上万的人讨伐他、痛骂他畜生不如。后来警方抓获嫌疑犯,辟谣此事,才将这个男孩从舆论中解救出来。
也许这个男生前一天还在关注消息,甚至对猥亵幼女的嫌犯表达了谴责,哪里想到风头一转,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被卷入其中,身心俱疲。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推动者,也可能沦为受害者。理性思考,理性表达,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在对自己负责。
(本文图片与素材来源于网络,微博,新京报我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