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遇见小媛,一名热爱文字与读书的情感创作者,希望能带给你温暖,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
错过上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点击蓝色标题继续阅读。
电影《小时代3》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一直保持崭新而又干净的样子。所有的一切,有生命的,没生命的,就算不死,也会老。”
深以为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一直保持原状不变,而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也就是“变”。
事和物都能在环境的迁移下发生变化,人也一样。
有时候,我们总会埋怨别人变了,可是,我们自己又何尝没变呢?有些令人难忘的人总是能调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绪,并不是说他们多值得我们留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很难接受对方已经改变的事实而已。
那些让我们恋恋不忘的人,也无非是与我们有过情感交集的人。因为放不下,所以难以接受他们发生改变的真相。
当我们热情耗尽,彼此就是陌生人
爱情是需要双方奔赴的的契约,当彼此的爱意不等价时,就会失衡。付出的一方会失去继续的热情,索取的一方也会归于冷漠。这,将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局。
幸福的恋情并不是相识就会永恒,倘若没有两人的共同经营和努力,那么就如昙花一现,甜蜜不过瞬间。
在心理学中,完美的爱情三角理论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缺了一个就是不完美的爱情。
因此,简单来说,若是一段爱情缺少热情,两人初恋时的激情也就不再,男女之间的关系会迅速降温,归于平淡。
结局可想而知,不是很平分手,就是单向失恋。
伏尔泰说过:“人的本能是追逐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追逐他的东西。”
深以为然,这种现象在爱情中尤为明显。越爱越追,越追越远。殊不知,一方的卑微永远换不来另一方的在意。
热情太久得不到回应,我们终究会心灰意冷。倘若不珍惜,当我们某天以陌生人的身份再见时,就不要有任何惋惜。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再深的感情,也抵不过一句“再见”
尼采曾经说过:“湿透的衣裳,终究会干。可以遗忘的,都不再重要。”
深以为然,被爱情伤过的心也终究会被别人温暖,只不过不是最初的人而已。
有的感情不过是他人以为的逢场作戏罢了,没有付出,不过就是演戏。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为何会有爱情?
理由很简单,不过是大众容易冲动罢了。还记得我们在大学时光,总是会以为:大学总要谈一场轰轰烈的恋爱来祭奠我们的青春。
可是,却不曾想过毕业即失恋,那些年少许下的诺言不过是我们没放在心上的笑话而已。
再深的感情遇到现实,也经不起考验。
家庭要讲究门当户对,相处要讲究三观契合,各项能力也要讲究势均力敌。可想而知,合适的恋爱远比鲁莽的恋爱有更高的要求。
不论我们对爱情有多执着,也要明白:爱情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失去昔日的恋人,也不过是最后一句“再见”告别,无需过多留恋。
也许我们自己会放不下,但是,那又有什么作用呢?不爱就分手,再见就是陌生人,这是常态,也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
我们彼此最大的坎:离不开又合不来
知道为何一段相爱甚久的恋爱最后会走到尽头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够爱。
真正的爱包含很多东西,从理解到替对方着想,从爱对方到爱对方的家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做到尽心尽力。
试问:在我们的爱情观尚未成熟时,你能做到多少呢?
没有准确的答案,正如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爱情各有不同一样,不同的人会做到不同的程度。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自己曾经和对方很相爱,可是经过些许时间的相处,没有争吵没有第三者插足,就是感觉不到彼此之间的爱了。
留下的只是不冷不热的平淡,甚至这种平淡还会成为我们分开的理由。
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为人是有倦怠感的,但凡我们不能一直在爱情中制造新鲜感,我们就会陷入无奈的忧伤之中。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双方的一种折磨。
叔本华说过:“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亦然,感觉变了,就很难再回到最初的状态。我们相爱始于好感,我们分开也是始于好感的消逝。
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在爱情中释怀。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也少有人不经过刻骨铭心的恋爱就能找到合意的恋人。
在我们还未遇到对的那个人之前,好好提升自己,我们终会和自己的爱人在最高处相遇。共勉。
小媛寄语:我们看清一个人只要被对方伤害一次就够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谁看得重于自己,尤其是在爱情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需倾尽所有去爱一个人。
那样真的不值得。
我们生下来就是家里的宝贝,当遇到自己的爱情时,家人就是为我们把关的过来人。
当对方与我们家人的期望相差甚远时,我们一定要仔细斟酌对方是否真的适合我们。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亲情有时候比爱情更可靠,爱情失去了可以再有,但是亲情一旦破裂便不可愈合。
爱人,更要爱己。有些人,看清了,也就看轻了。你说对吗?
话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去爱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和转发。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