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成为毛姆的晚期代表作,也是他平生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刀锋》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人们都处于发财致富的时代浪潮中,本书主人公拉里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复员后,被当作英雄。拉里本可拥有主流的生活方式——阶层,社交,钱财,,有亲友为他提供的远大前程的工作,美丽的未婚妻伊莎贝尔,触手可及的完整的家庭生活,美好生活正在敞开怀抱等待他,而他却选择逃避这“美好生活”,他的“游手好闲”令周围所有人不解。
原来战争中他的战友为救拉里而牺牲。
回头想到自己的伙伴,不到一小时前,还跟你有说有笑、活力十足,如今却成为一具冰冷的遗体。一切都这么残酷,毫无意义可言。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
于是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远遁法国,开始周游世界,曾跑到煤矿挖煤,到船上当水手,之后远游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终于大彻大悟,入定大梵天,物我合一,最后返回美国当了个出租车司机,大隐隐于市。
小说书名“刀锋”的内涵是什么?
这个书名来自印度教经典《奥义书》中的一句话:“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意思是说,剃刀的刀刃十分锋利,人要从剃刀的一边越到另一边是很难的,所以那些有智慧的人会说,能够获救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综合整个故事来看,拉里就是毛姆心目中能够越过剃刀边缘的人。为了得到内心的宁静,为了追求生活的意义,舍弃世俗生活及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要,拉里放弃了一切:他独身,没有家庭,没有事业,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最后还要散尽剩下的财产。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拉里却做到了。他是一个罕有的、从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救上岸的人,他越过了那片锐利的刀锋。
探讨1:《刀锋》的意义,为现代人探索一条精神出路
本书是毛姆自1940年移居美国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在他生平创作之中第一次以美国人为主人公。毛姆亲身体会过战后美国的气氛,那里经济十分繁荣,社会上弥漫着乐观的气氛,书中的拉里有着大好的事业机会,也有心爱的女友,只要他循规蹈矩,财富唾手可得,前程一片锦绣。
小说中伊莎贝尔的话代表了那时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她说,美国很快就要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了,年轻人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好好工作,好好赚点钱,发展自己。
但拉里回答说,他恰恰对钱不感兴趣,而对人生的意义感兴趣,他想知道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正因为他生活在美国的环境下,拉里的这番拷问才显得那么独特,那么背时,而毛姆一直愿意倾心去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些背离主流、走向内心、求索真理的人物。
毛姆一生喜欢游历,足迹踏遍世界各地,深谙东西方文化。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会中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可以在东方文明中找到治愈良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为目的,而人则异化为达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价值观成为窒息人生命和个性的枷锁;而东方文化和宗教中通过求诸内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关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是拉里为何能在印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千古之问。
台湾哲学家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开篇有这样的话: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傅教授说,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其在人生中的定位:“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归来依然是少年,那是妄想。身体,肯定是一天天走向衰老。但心智灵性的成长,却是永无止境。作为一个人,单单活着是不够的,亦即不充分的,有灵性的生命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毛姆塑造的拉里体现了人之精神纬度,追求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至高境界也是毛姆为现代人探索的一条精神出路。
探讨2:怎么看待拉里这个主人公?
《刀锋》前些年读过,本次重阅,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毛姆如下三篇的框架、主题都有些类似:《月亮与六便士》、《爱德华·巴纳尔德的堕落》及《刀锋》。
三本书的共通点是充满对生活与未来的探讨,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作品即人生,也反应了毛姆究其一生都在思考人性的真谛。三篇对比,《刀锋》可以是集大成之作,人物丰满,情节更为曲折。
三本书中的主人公的人生都有些类似:
《爱德华·巴纳尔德的堕落》中的爱德华与伊萨贝尔订了婚,但父亲破产自杀了,为了生计,在家中老友的建议下前往塔希提,在那里锻炼一两年,在当地最好的经理手下学习经营不同货品的贸易门径,之后回到芝加哥给他一个职位。但爱德华在塔希提两年后,决定永远不再回到芝加哥。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40岁的男人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有不错的工作,幸福的家庭,过着安定幸福的中层生家。最后抛家弃子追寻画家梦,远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可什么事都干不长久。幸而与塔希提岛上的土人姑娘爱塔成婚而安定下来,仍只是醉心画画。最后死于麻风病,整整一年双目失眀。这个画家活着时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死后却成为世人追捧的伟大画家。
毛姆在《刀锋》中用形形色色的角色的命运和拉里的人生境界作对比:
拉里与伊莎贝尔对比:拉里真诚、纯洁、崇尚精神生活;伊莎贝尔虚伪、自私、贪图物质享受。在对待索菲的态度上,拉里满腔热忱,要拯救索菲;伊莎贝尔冷酷无情,把索菲推向死亡。
拉里与艾略特对比:拉里蔑视名利,厌恶社会活动,执着地追求真理艾略特竭力巴结权贵,醉心社交活动,一心钻进上流社会。
毛姆想说明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尘世的满足都是短暂的,而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才能获得持久的快乐和幸福。
请问,如果拉里是你的男朋友,你如何看待?如果拉里是你的儿子,你如何看待?
从我个人观点看,并非全然认同。
我认同的是,仅有物质并非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但没有物质也是万万不能的。人之为人,来到这世间,是有其世俗的责任的。
在这世间,各人有他们各自的朝圣之路,拉里的活法,是一种选择,但并不见得就非常高明。
想起国内最久热门的一个词“烂尾娃”,顾名思义,就是指十几年寒窗苦读却一事无成的子女,或是毕业即失业,或是直接躺平啃老,人生从此开始摆烂…… “烂尾娃”虽是网友的调侃,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不能等同于“烂尾娃”,但如果拉里是我的儿子,大概率我会如此认为。
一把刀的锋刃,不必用脖子去越过。
探讨3:对于战争的反思
《刀锋》的时代背景是一战之后,出版于1944年,二战正当时。本书的书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其非常积极的意义。超脱的拉里寄托着毛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思考。
在毛姆晚年的心灵告白中,可以看到毛姆觉得战争不只是冷酷,而是一种对欺骗的提示:它打碎了“人们曾经以为是真实的一切”。使人们“从梦幻中醒来,开始反思到底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有没有距离”。同时,毛姆也认为,战争是人类自我中心过于膨胀的结果。规避战争的方法,除去种种现实因素,在心灵之中首先是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和意识,而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在精神与宇宙的和谐相融、交流无阻中体味生命的无限。毛姆以拉里这个不朽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人之本质的认识:心灵中存在无数的欲念,是欲念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动力。而拯救人,首先需还心灵以平静。
但这些反思似乎是苍白的,拉里深受战争的创伤,但二战还是接着发生了。
有个问题,战争是残酷的,一战的阴影未消,为什么在世界深切期待和平之际,二战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新近读到这本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The Second World War)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之后著作的一部书。他以二战时期英国首相的亲身经历,并引用大量政府文件和个人纪录,记述1930年代初到二战结束期间的主要国际事件,尤其是英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与法国首相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并称为姐妹作,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内容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之争:法,美,英三国的角力与德国的困境
德国的贷款生涯与经济危机:战败国的困境与国际压力
希特勒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的扩张野心引发全球危机
战争的决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德国的势如破竹
在危机中崛起:丘吉尔的自信与决心带领英国对抗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