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分数张榜,母校又出了一个状元,于是校友群为母校这一喜报很是热闹了一阵,此处也不能免俗,蹭个大咖的威名,热烈祝贺任正非母校-都匀一中学子拿下2017高考贵州文科状元,理科拿下第24名。(其实,我还想说我跟任总是校友,是同一个班主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学校友群里热闹的是谁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准备上哪个学校;广告营销群里有同行在开始推各种“状元”主题活动;自媒体群的伙伴开始苦逼的编写各种高考热点资讯……
某种意义上,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城乡社会福利的巨大差距让我们绝大部分的人认为高考是农村、偏远地区、弱势家庭等等群体改变命运、改变自己、拥抱未来的唯一可能实现的途径。从小到大,周边环境对我们灌输的理念就是:分数是第一生产力!高考这一“江湖”上充满了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的传说,脑海里满满的各种特具“仪式感”的画面。网上流传的一句戏称:“高考是中国人一生中最后一次不看颜值的比拼。”
然后就连这种比拼,恐怕也仅仅是一定程度一定区域化的比拼,是建立在社会资源本身就有不平衡行的基础上的比拼。也许用数据来阐述这个观点会有失偏颇,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在“高考状元”这一姑且代表教育水平的指数来看,根据统计,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2007-2016年全国出状元最多城市的前十位除了衡水以外都是省会城市。2016年各省一本录取率方面,北京是30.53%,天津是24.05%,上海是大平行制度,根据往年数据,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市的一本录取率都是相差不多的,一般都在25%左右,也就是说每四个考生就有1个进了一本。而根据21世纪教育网的数据,2016年贵州省的本科录取率(本科,不仅仅指一本)仅为16.24%,甘肃20.64%,宁夏21.88%。
对考生而言,也许离家千里去读大学只是去了一个很好玩、很酷、很牛的地方,对家长而言,这就是关乎着孩子的“将来”。我们在感慨技术工人稀缺的同时却又没有同等匹配的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中职、高职走向社会的年轻人也没有相应匹配的社会地位与收入,更不要说“尊重”。职业教育的不成熟导致了更多的人只有闯过了高考这个独木桥,离开社会资源相对稀缺的地区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与空间,高考,就是一场对未来社会资源分配权的竞争。
高考,就是孩子们在成人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第一个“标签”,这个标签的第一关键词是校名,而不是孩子的综合能力、潜质、兴趣方向,在家长的意志下的选择的一个“标签”。大学之后呢?根据《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有38%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如果我们再引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数据,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在83.1%的话,也就是说,2015届大学毕业生有48.5%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符合自己兴趣、条件的工作。
每每看到高考结束时“撕书”的狂欢,那种对将学习视作一种痛苦而艰难的任务从而长期压抑的宣泄,我们还能坦然的对孩子说为了他们自己而考么?当应试教育机制下,我们选择性的忽略了对孩子们“非应试所需”课程时间的压缩、删减,然后又抨击年轻一代缺乏创新精神、高分低能,指责年轻一代对工作没有激情、没有责任感,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谁在他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展激活他们的潜质潜能的阶段用“高考又不加分”为理由,理直气壮的扼杀了他们天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呢?
从业21年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说“没办法啊,为了生存嘛”,每个人都说自己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才来做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事实上,也许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们越来越把工作仅仅当做工作,大量的工作是由对工作内容没有什么兴趣的人在做,由一群不知道自己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的人在做,我们又能奢望什么创新、创造以及“颠覆性”呢。
只要我们的社会分工体系、资源分配体系,特别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系统不能给予我们的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公平和机会,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商业模式不能给予更多的机会给那些职业教育培养的孩子,高考就依然是重要的、仅有的检验我们“教育投资成果”的一场路演。我们每年还是会在这个阶段,问一句:高考,我们为谁而考?
写在后面的话:希望十多年后,我的儿子已经不再需要纠结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不再需要纠结这个问题,跟所有的父母一样,想和做往往是不一致的,也许我也会告诉他:听粑粑的没错,一定要考985、起码要进211,这是为你好。。。
最后,预祝各位已经拿到成绩、即将拿到成绩的同学们,能真正如愿选择你自己想去的学校、想读的专业,还有一句就是:你以为考上大学就完事了么?亲,以后你们要面对的问题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