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之。今可即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说之可也。”操听其谋,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径投下邳来降关公。关公以为旧兵,留而不疑。
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却是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对万人敌只能靠智谋取胜,战场上的智谋,其实就是骗术,兵不厌诈骗,作战就是靠诈骗敌人取胜。
下邳城粮草充足,如果简单强攻,可能难以攻取,如何智取?1利用刘备手下的降兵入城做内应。十十2诱关羽出城作战,诈败,埋伏,十十3截归路,包围围困,逼降关羽。
攻城时如果有内应,则可以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攻城就比较容易了。 没有内应怎么办?创造内应,内应就是内奸,可以收买对方内部的人,可以己方派人打入等等多种方式方法。
关羽怎么办?降兵回城,关羽不能拒绝,因为本是自己人,打败了,逃回来很正常。但应当保持警惕,监视这些降兵,防止他们做内应。
如果关羽死守城池,不受敌人欺骗诱惑,不出城,则可以坚守比较长时间,因为下邳不缺粮草。
可惜关羽完全中计了。为什么?因为曹方利用了关羽的好战好勇好强的特点,利用了他的勇往直前,利用了他的自信轻信轻敌,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受不了敌人的搦战、辱骂,因此主动出城对战,然后利用诈败,诱使他盲目追击,中对方埋伏包围圈,被困陷入绝境。
程昱的智谋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公曰:“文远莫非说关某乎?”辽曰:“不然。昔日蒙兄救弟,今日弟安得不救兄?”公曰:“然则文远将欲助我乎?”辽曰:“亦非也。”公曰:“既不助我,来此何干?”辽曰:“玄德不知存亡,翼德未知生死。昨夜曹公已破下邳,军民尽无伤害,差人护卫玄德家眷,不许惊忧。如此相待,弟特来报兄。”关公怒曰:“此言特说我也。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当速去,吾即下山迎战。”张辽大笑曰:“兄此言岂不为天下笑乎?”公曰:“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辽曰:“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公曰:“汝且说我那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关羽曾经救过张辽性命,让张辽感恩戴德,所以张辽在关羽陷入绝境时也来保关羽,避免关羽走绝路。
如果张辽不来救他,则关羽这次必死无疑,因为他已被曹操围困,冲不出,内无粮草,外出救兵,除了投降,死路一条。关羽也做好了死的准备,视死如归。
张辽的赴死三罪说,就是分析如果这次关羽死了必然导致了三种主要后果,其实不止这3种后果。这是关羽没有想到的。打动了关公的内心,动摇了他原来的死战到底的想法。
张辽劝说关羽的过程也反映了张辽的智勇双全。
张辽救了关公的命,关公得到了张辽的回报。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是否有好报关键看你帮助的是否是好人,帮坏人恶人就不会有好报,例如各种碰瓷行为就是好人得到恶报的恶行,好人们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