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避讳,失火不言失火,而说走水。三月中旬一场意外之火毁去租房内的大部分物品,只剩下角落里一堆落满灰尘的书籍,安静地躺在故纸堆中,逢此变故,由不得生出许多感慨。
这间小屋不到十平方,人居其中,未免局促。房内物品不多,除去桌椅床榻,书却占了大半,因此可得坐拥书山之间,徜徉于书海之内。房屋虽小,一桌一椅一塌,却布置的井然有序,不见俗气。历来名家的书房皆有雅名——陶渊明有归去来馆,白居易有庐山草堂,李叔同有晚晴山房,周作人有苦茶庵......这间小屋自然比不上名家书房的典雅,它萧条、简单、孤寂,却不失个性,一如它的室主人。虽然一室萧然,细察之下,却能有满室皆春的感受,因此称它为“萧然阁”。
大火虽将屋阁毁去,使它更为萧索,然而“野火烧不尽”,书籍仍在,屋主也安之如怡。明朝吕坤的《呻吟语》中有所谓的“四看”:“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顺境逆境之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常人遇到逆境,难免要感叹时运不济,甚至要指天骂地骂上两句,然而人生祸福难测,有时候得就是失,失反而是得,一味地抱怨只会徒增烦恼,高明的做法是一笑置之,努力将失转化成得。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时穷节乃见”,人逢变故,不管骤贫骤富、或荣或辱,周围人的表现最能看出人情的冷暖。身逢难事,尤是对周围人的考验,考验的结果,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人属独善其身型,偶一听闻,深恐为其所累,便即远遁,难觅踪迹。这种人你该佩服他的见机逃遁能力。第二类人属聊表同情型,听闻你的难事,聊表同情,却不做出任何行动,稍胜于第一类人。第三类人属幸灾乐祸型,这类人往往是你的敌人,在你落魄失意时,落井下石,冷嘲热讽,然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却颇足深思。第四类人属雪中送炭型,他们在你失意时默默地支持你、帮助你,在你得意时却又远离你、提醒你,这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然而这种朋友不易交,他们有着雪一样冰冷的外表和阳光一样温热的内心。他们是冬日暖阳。
房屋失火至今已过三月,旧居新置,旧书随迁,聊作打油诗以自庆:
春光渐烂漫,萧然一阁中。
微火起壁间,倏忽满尘烟。
人生本一梦,安知得与失。
但行我所行,且歌我所歌,
明朝白发扁舟上,载酒行歌醉春风。
文章图片:By NET.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味书窝」,一起感悟人生,品读经典!
补记:《易经》中的“离卦”也称作“火卦”,小说《封神演义》中提到周文王,能够占辞卜卦,预测吉凶,并准确预测出自己的七年牢狱之灾和太庙失火事件,可谓神乎其神。《易经》,也叫《易》,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称作《周易》。《周易》原来是卜筮用的一本签文总集,古人遇事喜欢问卜,卜出来的结果累积起来,每在新卜之事与所现之兆相同时,就可以援用累积的结果,不必再重复。这种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本来是很简单的卜筮手册,没有繁复的玄理,千百年来《易经》却为文学家们所肢解,为世人所误解,反而发展成艰深繁复的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