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学校以后,我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恩师。
第一位是谭范卿老师。他当时的身份是一名代课老师,教我们的数学。他很年轻,约摸二十岁左右,一张娃娃脸,皮肤白里透红。大约是刚参加工作的缘故,他很腼腆,未说话,脸先红。
他的板书很漂亮,粉笔字潇洒有力,画教学用图也很娴熟,随手一画,一个漂亮的圆就出来了,其它的如抛物线、坐标线、扇形……都能完美地绘制,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谭老师教我们没多久就记住了我,一方面是他年轻,记忆力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数学方面的突出表现。
谭老师不像以前那些老教师那么严肃,他很爱笑,和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对老教师我们心存敬畏,但对谭老师我们是真正的喜欢,在谭老师面前,我们像一群放飞的小鸟,叽叽喳喳地闹个不休,都喜欢围着他说说笑笑,就连性格特别内向的我在谭老师面前也没有畏惧感。
谭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就换了另一个数学老师一一傅其社老师。傅老师当时也是个民办教师,工资不高,师母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事务,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补贴家用,每天中午还要抽空给老师送饭,风雨无阻。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之余就刻苦自学。
傅老师每天很早就到了学校,他的房间与教室只隔着一扇薄薄的木门。我那时几乎每天第一个到校,刚到走廊上就能听到傅老师的咳嗽声,进入教室后,老师房间的门很多时候都是关着的,从门下漏出点点昏黄的灯光。我不知道老师是彻底未眠,还是闻鸡起舞。
我轻手轻脚地溜到座位上,拿出书默默地看起来,生怕打扰到老师。
有时,刚好老师从房间里走出来,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脸憔悴。我小声地跟他打个招呼,又低下头看书了。
傅老师跟谭老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字都写得漂亮,板书很规范,教学严谨,都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傅老师很器重我们几个尖子生,经常免费为我们补课。初三那年寒假,傅老师为我们补课补到腊月二十九。学习结束时他对我们说:“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年了,后天是大年初一,你们回家过个年,初一在家玩一天,初二来学校补课。”
初二上午九点,我们来到学校的时候,傅老师果然在等我们。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高高兴兴地拜年,热热闹闹地吃年饭,傅老师却在冰窖似的教室里给我们上课。
所幸我们学习认真,不怕寒冷,每天顶风冒雪早早来到学校,在傅老师的引领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师生几人对知识的探求使那个冬天充满了暖意。
星期天,傅老师也会给我们补课,尤其是县里举行数学竞赛的那一段时间,补课成了常态,从未间断过。傅老师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囊括了县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傅老师的眼睛有一种特别的光彩,充满了骄傲。那天,老师破例喝了很多酒,他格外高兴,说了很多话。
那时,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我记得傅老师教我们唱了两首歌,其中一首是《知音》,另一首是《只有山歌敬亲人》,这是我们初中三年唯一学过的两首歌。
傅老师知道我家条件不好,他特别关心我,希望我考上免费师范,然后早点就业,减轻家里的负担。后来我如愿以偿,傅老师感到由衷地高兴,好像完成了一桩大的心愿。
傅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我一直牢记在心,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初二的语文老师是肖栋才老师,四五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大约160公分,体形偏瘦,他性格开朗,很喜欢笑。他喜欢抽烟,细长的手指黄黄的,连指甲盖都是黄的,牙齿也是典型的“烟熏牙”。
后来,我的一个同学说,肖老师曾让他买过烟,烟不贵,一毛钱一包,肖老师每天至少要抽一包烟。
肖老师还喜欢喝酒。
他的房间与教室只隔着一扇薄薄的木板门。因为他是班主任,为了随时监控学生,他的房门一般是开着的,他就坐在房间里,用他锐利的眼睛往教室里扫射,学生们都不敢调皮。
很多时候,我们被老师房间里飘出的香味所吸引,便悄悄转身偷窥,发现肖老师的火炉上炖着一锅肉,炉子里的火红彤彤的,锅里的肉咕嘟咕嘟跳跃着,肖老师一手端着一只酒杯,一手拿着一双筷子,他不时抿一口酒,又吃一块肉,怡然自得,十分享受的样子。
老师喝酒吃肉并不避着学生,学生也不眼馋,大家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再调皮的学生也从没想过去举报老师。
我们班女孩子懂事,学习很自觉,成绩也非常突出,男孩子调皮,不爱读书,成绩自然不好,老师们都说我们班是阴盛阳衰。
当时的学生除了教科书,没有任何辅助资料,我们养成了预习的习惯,看不懂的地方认真做好记号,第二天老师上课时丝毫不敢开小差,生怕漏掉老师讲的知识点,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就像一朵朵小墨花。肖老师讲到重点的时候,有意放慢速度,有时还讲两遍。弄懂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我紧张的情绪才放松了,心中也有豁然开朗的喜悦。
肖老师的字也写得很漂亮,他写板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如果那个字的最后一笔是竖笔,他会顺手把这一竖拖长,黑板有多长,他就写多长。他写这一笔的时候,动作很潇洒,手臂似乎灌注着舞动乾坤的力量。我们很崇拜他,也学着他的样子写。
对肖老师,我只有敬重却没有畏惧,他很亲“民”,在路上偶然遇到他,我也不会悄悄躲开,有时还会自然地交谈几句。
毕业之后,我似乎没见过肖老师,也没有他的消息。后来听一个同学说肖老师已经去世了,我很悲伤,也很后悔,连当面跟老师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了。
多想再一次回到课堂,聆听老师的精彩讲述;多想再当一回学生,重温求学时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