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
对碎片化时间的理解:
1. 利用碎片化时间只是无奈之举,不能主动将大块时间碎片化,而是应该主动凑齐和坚决守住大块时间。因为碎片化时间是一定存在的,尤其是对于毕业后的职场人来说,这部分时间不利用起来就会浪费,所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也是一笔资源,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碎片化时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碎片化时间*N≠大块时间。所以,还要是主动凑齐和坚决守住大块时间来给更重要和更消耗脑力的任务。
2. 碎片化时间有特定用途和诸多限制。比如,碎片化时间的时间长度短,外部干扰多,工具限制多等。尤其适合执行和浅层思考,不适合深度思考,会浪费注意力。
3. 碎片化时间的用途有两个:第一,是用碎片化时间对抗碎片化任务,有一类特定的碎片化任务是不需要耗费脑力,只需要特别短的时间就能解决,比如把衣服丢进洗衣机,回复一条微信消息,通知一个事情等。第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大块任务,比如碎片化写作。
4. 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大块任务的关键是搭框架,进行WBS分解。碎片化时间能够完成大块任务的前提,必须是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否则会导致碎片化时间的浪费(即完成了任务,但是对大目标无用),即使强制完成也会特别低效,成果也呈现碎片化。只有提前规划,才能明确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里能做什么。
二、实践
在碎片管理这一节课里,我最有启发的点是WBS分解。
看到这一段,我想起永澄老大在第一课目标管理的答疑里分享的一个答疑卡片,如下:
我认为,这就是对目标进行WBS的分解的步骤和流程。
以前,在永澄老大的公众号看过一篇文章《永澄:任务、目标和计划都是啥?它们之间啥关系?》(欢迎大家在公众号「永澄老师」进行号内搜索,永澄老师就是宝藏男孩)。
简单来说,「目的」「结果」「任务」「目标」「行动」和「计划」的关系。
结合之前的答疑卡片,我构建起将「项目」进行WBS分解成「行动」的过程。
首先,如果我们一定要做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对我们来说是有「价值」的。
如果有「价值」,说明一定和我们某个「目的」有关。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取得某个「成果」来验证。
把取得「成果」的过程进行推导,得到「任务」。
将「任务」进行WBS分解得到「行动」。
将「行动」进行排序得到「计划」。
然后,执行「计划」得到「结果」来实现我们的「目的」。
实际上,当我们将行动细分到「行动」层面,也就是执行层面,已经是碎片任务了。
当然,碎片任务也分时间段,有的行动可以1分钟以内完成,有的行动需要10分钟。
如果,你觉得不够细,那就继续分解好了。
当你分解到足够细的层面,你就可以看到行动之间的关系。
有些行动可以「并行」,有些行动之间有「依赖」关系。
这时候,我觉得才可以进行管理这个动作。
接下来,看一下我实践的过程。
(可能作业里看不清,到时候放在附件里)
学习时间管理课程和研读永澄老大的文章,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绝对不能盲目做多,因为做多是高概率错误的事情,也就是做多错多。
作为一个高效能成长的终身学习者,必须要学会统筹规划,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规划安排任务和行动。
我按照「目的」-「成果」-「任务」-「行动」-「目标」-「计划」的顺序做的。
其中,「目标」是先通过RSQC模型和SMART模型进行校验,然后再形成「目标」。
永澄老大说过:「目标」只是支持「目的」达成的工具。
我的理解是:「目标」是对「目的」进行进一步澄清,回答一个问题:这件事我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我的目的。
(终于理解了永澄老大说的:「目标」是「任务」的固有属性。)
因此,「目标」回答的是What的问题,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做多长时间,需要投入多少成本。
因为这些都是帮助你进一步落实到「行动」的因素,也就是「做」。
实践结果是:我花了1个小时去画这个图,但是我在执行的感觉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
我对每一个步骤需要做什么,资料在哪里,出什么成果都十分清晰。
按照计划,3月15日的目标是用97分钟完成「课件」、「实训指导书」和「微课」。
但是,实际耗时是120分钟。
时间指标反映出的假设错误是:我以为我要做20分钟的PPT,结果我做了60分钟。
而我预估错误的原因是:我大致感觉猜测的,没有经过测算。
我记录了我做ppt的过程,发现每一步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是我对课堂的最低标准PPT,不能再低。
所以,经过时间开销记录,我实际上需要的时间就是60分钟,我要更新的是我做时间规划的假设。
关于碎片任务的部分,我做的规划是这样的:今天(3月18日)第3节和第4节的课间去打印实训指导书和到办公室取教师名单。
之所以会这么安排,是因为文印室在去办公室的路上。
我先去打印1份,然后交代实习生帮我复印。
然后后去办公室取教师名单,回来的时候经过文印室取实训指导书。
10分钟,正好做完。
我能够这么安排的原因,是因为我做了日程管理和WBS分解。
我看到了行动并行处理的可行性。
三、后记
可能有的同学觉得每一个项目或者目的都做1个小时的规划很慢。
有时候,还不如直接做来的快。
但是,正如老师们说的:快真的不是决策原则。
首先,做计划这事情符合边际成本效应,后面会越做越快。
秋叶大叔在答疑的时候也说了:新人越细越好!
其次,永澄老大也经常强调:不要期待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在时间管理领域,我还是新人,新人就有笨拙期,还是扎扎实实解决小问题。
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持续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样才能慢慢扩大掌控范围。
特别是,昨天在永澄老大的新文《永澄:用45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是什么体验?》留言。
老大给了我建议:想得多不如做的准,做的准才能做得稳。
我反思了一下,发现常常陷入做多的知识焦虑里。
常常学完新知识或者看了老大的文章就随意给出「下一步行动」。
却没有核算过可用事情,以及做这件事的目的。
所以,常常陷入一直在学在用,但是没有整合的尴尬地步。
还是认真完成老大给的作业,好好整合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
以无华之拙,铸重剑之锋。
我是无华重剑,感谢您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