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2016年12月16日
冬日,难得的暖阳,难得的周五,放完学,约上燕燕,带上两个保合橘子,买了几块钱的瓜子,出去“踏踏青”,也算是缓解缓解本周来的诸多疲劳和心绪。
路途上,除了我俩,除了路旁冬日里的稻田,除了菜地和各类菜蔬,除了农户门前枝头上红红的橘子以及偶尔疾驰而去的汽车和时不时扬起的尘土,就只有零星的陆续回家的学生。不知怎的,走着走着,我俩就又谈起了两年多的青龙,点点滴滴,情不自禁,有些东西太深、太多,总是脱口而出,也算是言由心生吧!
—1—
偶遇两个学生和他们的奶奶,奶奶特意放慢了脚步,跟我俩打招呼,问我们是不是老师?感叹她的火眼金睛时,我俩便请他们嗑瓜子,一路上,悠哉悠哉,谈谈天,说说地,话话家常,难得的不设防,这也算是青龙人对待我们这些他乡人的厚待吧!
那条路,因为不断有装碎石的大卡车疾驰而过(乡村公路,给了司机理所当然加速的理由),尘土飞扬,并不如我们最初离开校门时,决定选择正前方的路时,心中所期盼的那么洁净和宁谧。然而,和这一家三口徐徐而行的那几千米的路程,又有种温暖的感觉,想想,慈善的奶奶,一个懂事、礼貌的学前班娃娃,一个活泼可爱的四年级小女孩儿,慢悠悠地走着说着笑着……
分别之际,奶奶建议我们走去三湾大塘的那条小径,那小径是两年多以来,我俩从未去过的路,道完别,我俩便毫不犹豫走去了小径。
—2—
聊着天,吃着橘子,磕着瓜子,遇到几户人家,一户人家的老奶奶坐在大门前,洗衣机正悠悠地洗着衣服,隔着50米的样子,她笑着问我们,说:“你们又出来走了么?”其实,我们都知道她错认我们了,这条路我们压根儿没来过,太长时间以来我俩根本没这样悠闲地离开过校园,不过还是将错就错,热情地回应她。不管如何,都该热情以待。
走着走着,遇到岔路口了,两条路的前方都是大弯道,辨不清前方状况,于是,犯难了,不知该选哪里?就问问了旁边种地的老人家,她们不仅为我俩指了路,还体贴地讲了前方路上的状况,还谈到学校一些老师晚自习前散步也经过此处,热情似火,燕燕感叹道:“城里面可轻易遇不上,一般都是爱理不理的居多。”
我们道了谢,穿过弯道,眼前一亮,真是享受到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成片成片的杉树,笔直挺拔,层层叠叠,阳光下,杉树的绿意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同角度,色彩变化带给人的感受不尽相同。打小就认识杉树,老家门前,父亲专门栽过一棵,对它关注最多的时候,应该是雨后,雨珠挂在树梢,翠绿欲滴,绿意盎然,给人清新明亮之感。今日,细细看了看暖阳下的杉树,心里除了清新喜悦之外,还有温暖,一棵棵大小不一的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连成片,形成林,错落有致,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带给人温暖……
在杉树林边上,遇到一熟悉的学生,问他,他说还有两个小时的路程,给他瓜子和橘子都被拒绝了,最终只好让他注意安全,见他快速走进杉树林间的羊肠小道,一会儿便隐去了身影,我们也只好道别了……
—3—
继续悠哉前行,走到了一熟悉之地,想起刚来青龙时,初识此处,学校里的老前辈带我们出来压马路,那时,走的还是泥土公路,他们带着我们站在这个不知名(应该介绍过,没留意就没真正记住)的地方,居高临下,遥望忠县,大有乾坤在我手的气势磅礴……于是,我又站在那年的那个地方,放眼望去,依然是有山有树有人家,目之所及,眼前的境况与当年初见时的景致重叠,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境重叠,忍不住,用相机记录下此刻。突然,望向山下时,哎哟,双腿有点发软,一时之间,一股莫名的胆怯油然而来。
或许,登高更适合平视远方和仰望星空吧……
—4—
往前走了几步,三湾大塘出现在眼前,三湾大塘好像是因其弯来拐去的三个弯而得名,只是,此时的角度,只能略看小部分。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景致,想起,两年前,我们跟随其他同事初识此处的光景,因为在青龙没有真正见过流动的河流或小溪,此处也是一种“流水情结”、“有山有水情结”的寄托;想起,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几个出来闲逛,出来挖“折耳根”,出来看风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想起,两年里,遇到的不同人,想着,如果他们看到此塘会有怎样的心境……
只是,我们走在今日,走在当下,两年也好,曾经也罢,放在记忆里,偶尔掂出来晒晒罢了……
—5—
时间并没有因为“想起”而停滞,因为遇到以前班上回家的学生,羞怯的她,脸红地问候我们,而后又遇到该学生的家长,感谢零稀的几次家长会,不多的几次碰面,她还记得我,每次都热情以待……
走到上次家访的学生家门口,便大声喊了一声那个腼腆的小男生,他从他家楼上开门出来,站在阳台上,羞涩地笑着,互相问候过后,他问我们要不要柚子,拒绝了柚子,感谢了他的好意,其实,对于腼腆的他来说,问我们要不要柚子已经足够让我们欣喜良久……
后来,路上还遇到一些学生,每至一处,家访时的回忆、曾经来过的记忆,纷至沓来,活现起来……
真的,曾经走过的路,记忆会记得。
自然而然地,燕燕和我后来的行程,便是聊那些学生了……
—6—
当回到学校,走进校门,看着进门处的宣传栏和展板,记忆里的褶痕复苏着,最终,我俩,选择快速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