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欧阳芊双
谈到“个人成长”这个话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走出校门以后我们依然孜孜不倦学习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源于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如果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觉得个人成长应该属于“自我实现”的层级。在成长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都会令人觉得生活充满了意义。
如果想追求个人成长,以下三种方法一定都会用到,即阅读、分享和实践。
1、阅读
阅读是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培养的技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大量的信息海洋中,我们通过阅读来过滤筛选适合自己的知识,通过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阅读书籍、文章、专栏等等。当我们以追求个人成长为目标的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对当下的自己比较有用的知识,进行大量的阅读。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只是满足了我们对知识囤积的欲望,让自己产生努力的错觉,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不可取的。
所以阅读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如果只是将注意力放在阅读上,并没有后续的行动,那我们的成长也会相对来说比较有限。
2、分享
阅读我们只实现了知识输入的过程,想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进行输出。
当我们把关注点落在输出上时,才会更加注重思考,通过分享既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验证,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反馈,这些都是激发我们更好学习的关键。
一提到分享,很多人就会想到现在热门的各类语音或者视频直播平台,其实在最开始阶段我们并不需要追求多么高大上的方式,因为越是复杂的行为越是容易产生阻力。
其实分享并没有那么难,我们可以从发一条朋友圈或者微博开始,哪怕只有100字也是你的观点。
当然也可以通过像我现在这样写文章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思路进行梳理,你很容易发现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转而再回去通过阅读来补充知识。
3、实践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谁谁成长的特别快,往往是看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而促使我们产生变化的根本,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
比如你学时间管理,知道了时间记录、列清单;学知识管理,知道了信息存储和分类;学高效学习,知道了快速阅读、刻意练习等等,这些知识你看再多别人的理论都不如自己应用一次来得收获更大。
很多知识都是普适性的,没办法针对不同个体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除了应用,我们还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我看到很多小伙伴在学到一些理论之后,虽然有实践,但要么是对概念没理解透彻,应用不得法;要么就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不进行变通,导致收效甚微,最后甚至对方法本身产生怀疑。
所以,只有通过不断认识和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使我们的成长发生实质的进步。
以上三个方法并没有顺序上的区分,但彼此间需要相辅相成,就像是机器的齿轮一样,必须同时运转才能使我们更快速地前进。
只要合理地运用阅读、分享和实践,你会看到自己的改变,那种发自内心的认可会促使我们更加坚定地努力前行。
因为是追求个人成长,所以并没有什么公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长结果,也没有人来督促你的成长进度,这一切都完全靠自我的内在驱动。
如果你发现自我成长的动力不足,那很有可能你并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不知道自己努力的原因。
我们不需要因为看到别人成长就跟风模仿,也不需要因为自己成长就要求身边的人都积极向上。
这是一场为自己奋斗的行程,速度自己把控,成果自己判定。
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