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对门开了个早点铺,是个夫妻店,从去吃早点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这对夫妻的沟通有问题。
那天早晨,我坐在店里喝粥,男主人在收拾碗筷的间隙掏出手机捣鼓了两下,被女主人看见了,于是有了下面这番对话:
“你这一大早的看什么手机啊!好多事儿还没做呢!”
“我没玩,我就是先把无线网打开。”
“你开无线网,还想跟人视频怎的?!”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我就是开个网。”
“别废话了,快去把那边桌子收拾下!”
男主人并没有顺从地去擦桌子,而是气呼呼地叨咕了一句“鸡肝没了,我去买点鸡肝!”
且不说这对开门做生意的夫妻这样当着客人的面拌嘴好不好,就是只有两人在,这么说话也真是够呛。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偶发事件,这简直就是二人正常的相处模式。
又一天,我点了馄饨,正在等,听到女主人对男主人喊:
“你怎么还没下馄饨啊,都跟你说过几次了。耳朵跟掉了一样!”
我一听,才知道等了这么久居然馄饨还没下锅,立马过去问:
“馄饨还没做吗,这个点上班都快迟到了,不行我就不吃了。”
女主人赶紧道歉,说:
“不好意思啊,这就下,馄饨现成的,三分钟就好。”
这时男主人从厨房探出头,傻傻地问:
“馄饨还要吗?要我就下了。”
女主人冲过去,大声呵斥:
“要啊,还不赶紧的下!”
后来果然不到三分钟馄饨就好了,时间绰绰有余。
我边吃馄饨边想,如果女主人不大声喊出那句“怎么还没下”,而是选择轻言细语地私下与男主人沟通,我并不会知道馄饨还没下锅,也不会有焦虑和不满的情绪。
即使再等上个五分钟,其实我也不会迟到。女主人的喊话直接将内部问题外部化了,作为开门迎客的行当,实在处理地很不妥当。
还有一次,点米线,我进门跟男主人说后,男主人对正在和酱的女主人说:
“一碗米线。”
女主人说:“米线,你弄啊,没看见我在忙着呢啊。”
男主人进去厨房,女主人继续嘟囔:
“一碗米线还要跟我说。”
这一次我听了,差点笑出声来,不好好说话,原来才是这对夫妻的常态。
平时看了那么多谈沟通技巧好好说话的文章,以至于每一次看到那对夫妻我都想依葫芦画瓢地给他们找出一个正确的沟通模式,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每每在心里打了很多草稿。
今天的这篇文章,本来也是想借此谈谈夫妻之间该如何沟通才更利于感情的维系等等。可是后来我又思考了一个问题。
现实中的夫妻又有几对能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去相处呢?如果每对夫妻都懂得如何说话,如何取悦对方,大家岂不是都成了演员,反而少了那么点真心。
有一种生活叫作一边互相埋怨。一边相互扶持。
有一种情趣叫作即使看不顺眼还要与你长相厮守。
更有一种爱叫作比你强壮却依然愿意受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