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上一位高手,总结了十条应对方法,现整理如下:
一,缺乏信心
现象:
大脑知识面的匮乏。
如何做: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量,在写作中游刃有余,信心满满。
当我们缺乏写作信心时,一定要不断告诫自己:不管多痛苦,写了再说;不管是什么,写出来再看。
二,没有时间
现象:
上班忙碌,下班放松、哄孩子、朋友聚会,根本没时间写作。
如何做:
利用手机在碎片化的空闲时间里保持持续写作的状态。
写作之前,先搞定写作主题和文章框架,这样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
写作内容不必有数量之分。
三,控制不住自己
现象:
总被外界打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坚持不下来。
如何做:
首先,强迫自己每天写作。
比如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让自己养成写作习惯,为自己制定一个持续写作的计划。
要求在相同的时间段、相同的地点完成,最少保持三周以上。
四,没内容可写
现象:
头脑一片空白,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多半是缺乏写作素材导致的。
怎么做:
如何为自己寻找素材?
从自己和身边人找起,挖掘一些生活中的感悟、所见所闻,或一些小技巧、小常识等。
在电影桥段中找内容,比如写一个电影评测等,或干脆在书籍中找寻写作的素材。
“找热点”,多阅读一些热点问题的主题文章,了解一下它们是如何利用热点展开写作思路,仿照一下此类文章的套路。
五,不知道如何写
现象:
心中有千万感想,真到下笔时,却发现不知如何落笔。
如何做:
《七步写作速成法》。
第一步:调整心态:摆脱写作恐惧感。
第二步:确定主题:准备资料。当主题确定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直到找出可以支撑主题的论点,然后再为这些论点找到相关证明的资料,熟悉它,提炼它。
第三步:找出叙述的方法:有论点和论据,下边我们要选择一个论证的逻辑顺序。选择“金字塔式”、“开门见山、”、“SCQA架构(情景、冲突、问题、答案)”等等。
第四步:理顺逻辑: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每个部分如何衔接?主题是什么?是否需要相互间的过渡?最好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这样更加直观,也便于调整。
第五步:选好语言:选择文章的语言风格,是用吐槽诙谐、华丽典雅还是朴直直露等,这里主要看文章的主题和读者的阅读喜好而定。
第六步:初稿:前文已经说过不管多痛苦,写了再说;不管是什么,写出来再看,此时我们只管闷着头把文章初稿写出来就行。
第七步:修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语言逻辑是否有序;结构顺序是否合理;主题论据是否对应;文字辞藻是否贴切;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等,都是要检查的地方。
六,完美主义错误
现象:
忍不住翻看前边的内容,害怕写的不好,对读者没有价值;害怕文章内容不够优质,读不下去。
如何做:
首先要扪心自问有没有渴望立马写下来的东西。
将那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用自己最满意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出来。
七,拖延症患者
现象:
一旦感觉写作有难度,就立马偃旗息鼓,等待灵感的到来。
如何做:
给自己设定一个写作周期和任务感,让自己时常带着紧迫感写作。
为体现任务感,将写作分解成小目标,比如一周写几篇文章,几篇微头条、几篇问答,头条号粉丝一周上升多少,收益达多少。
并自我奖惩。
八,缺少反馈和鼓励
现象:
刚开始写作时,慷慨激昂的一口气写了数十篇,可发现越写越没意思,越写越没激情,写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就放弃了。
如何做:
给自己足够的激励和反馈,是我们坚持写作的前提。
变现刺激。
涨粉刺激。!
九,落差大,中途选择放弃
现象:
每次信心满满的发完文章,最怕收到寥寥可怜的数据,落差太大,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是否继续的下去。
如何做:
再天才的写作者也无法取悦每一个读者。
不能只顾着感受读者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取悦”自己,给自己足够坚持下去的勇气和理由,将写作变成自己真正热爱的一件事。
十,孤独缺乏耐心
现象:
写作是一份“孤独”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人能帮助你。
成功了,你会受到读者的赞许,失败了,你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
久而久之免不了对写作失去耐心。
如何做:
写作过程却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思维更加清晰,表述更加准确;
写作过程可以塑造个人品牌,你能影响多少人,就意味着你能创造多少价值;
写作过程也能帮我们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上述十个方面,对号入座,收获较大,应该时时对照,认真反省,坚持下去,必要所成!
为梦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