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看《沙丘》时,我就被其宏大而神秘的画面所吸引。当你第一次看见一个画面时,最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视听带来的直观感受,其次再是为何会带来这种感受的具体原因探析。先来陈述一下直观感受。
这是一张经典的BDO图。当在电影院巨大的ìmax荧幕上看到这场景,以及结合汉默季斯那磅礴的配乐,你能体会到那种冲击眼球的震撼。当时,我脑海中呼之欲出的就三个词—宏伟、神秘、震撼。一种由宏伟、神秘、震撼组合的审美愉悦。
这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美学风格。后来,我在豆瓣的影评中找到了它的代名词—BDO(big dumb object 巨大沉默物体)。为何它会让我感觉到宏伟、神秘、震撼呢?人们总喜欢探寻一下直觉背后的逻辑,然后像物理学那样总结出一条通用的规律,于是我到网上搜寻了一些惯用的审美规律,对它作出一些通俗的解释。同时,我也结合了一些“自以为是”的经验,在美学中称之为审美意识形态的限制下,来对之加以解读。
首先,可以看到,它的画面是简洁的,而简洁的色彩与构图会给人一种"高级感" (虽然我并不认为审美有什么高级低级之分),我将这种“高级感”理解为严肃的,非娱乐化的。严肃会带来尊重。其次,它庞大。这里的庞大我认为也有必要探讨一下,因为庞大背后也有逻辑。为何会感觉庞大?因为有我们熟悉的参照物—山脉。虽然我们对这个虚构的机械的大小无法感知,但我们知道山有多高,海有多庞大,这也是BDO作品中常见的手法之一:通过与参照物的对比,来体现未知物主体的庞大。参照物也可以是地球,是高楼大厦,或者是人,总之要显得渺小,渺小到打破你的认知。(列举的这三项是最常出现作品中的参照物,因为当它们变渺小时,具有最直观的讽刺意义)而庞大的物体就会让人望而生畏,因为庞大带来未知,给人以神秘感。这是通俗的说法。而我认为庞大的事物之所以让人生畏,是因为难以得到,难以掌控,。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正因为得不到,所以让人心生向往,欲罢不能。
再者,它是沉默的。你难以想象如果一个如此庞大的物体在那里喋喋不休,那场面要么很滑稽要么就是可怕到令人生厌,而达不到"审美愉悦"(不排除可能有少部分人会喜欢)这里的沉默我认为也是通过造成神秘感而带来审美愉悦的,因为神秘从而给人以距离,距离产生美。这里我突然联想到某些明星:这些人只要"不要说话"就还是美的,因为一张嘴就暴露了本性"。而我们为什么会崇拜"高冷男神"?因为他们活少。此外,我还认为因为我们固有地认为, 沉默意味着沉思,会沉思的人意味着有涵养,所以我们往往会崇拜沉默。
具备了以上的点就可以称之为BDO了。这样看来,BDO的范围其实很广泛,我们常见的天门山景区,以及乐山大佛,都可以称之为BDO。但《沙丘》却开辟了一条独特的BDO赛道—太空歌剧,这得益于它将二种反差元素的完美融合-宗教与科技,古典与未来。
如果《沙丘》中的这幕场景中的机械,换成一座更大的山,它是13170,但并不是《沙丘》,因为山还是属于自景观,并非人造。如果换成一座巨大的佛像,同样也不是《沙丘》,因为佛缘虽属人造,但与背后的山脉并不是特别违和,呈现的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感。当然,如果这尊佛像坐落的背景是繁华的纽约,就称之为"赛博朋克"。同理,如果机械仍旧坐落在那里,背景换成繁华的纽约的高楼大厦,仍可以称为BDO,但仍然不是《沙丘》,成了俗套的好莱坞大片的常见场景。
而《沙丘》之所以是《沙丘》,是因为其将人为制造出的先进科技产物嵌进一个古老的家族血缘关系为背景的框架中。其实影片上映时,对这一设定的争议颇多,许多人不理解为何科技发展到那种程度之后,社会居然,倒退回家族联姻,继承人之位的争夺这种老掉牙的把戏之中。但我认为,正是这种极具反差的设定促成了《沙丘》独一无二的美学风格。我相信,导演是刻意在向我们展示这种戏剧化的宿命感的反差,文学上称之为隐喻与讽刺,表达出的则是一种反乌托邦式的悲剧感—原来,即使人类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地步,还是要面对生存资源的抢夺,甚至社会伦理出现倒退,这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其实更广为人知的赛博朋克美学与此类似,都是在科技发展到极致的情况下社会风气却走向了相反的极端,是一种反乌托邦的直观呈现。只是赛博朋克是通过肮脏的街道、污秽不堪的人际关系,而《沙丘》则是以一种宗教般的庄严,肃穆,一种充斥着宿命,预言的古典主义。它们通过不同的手段,但共同召示了一个人类未来必定走向没落的悲剧,而这个悲剧与我们息息相关。正因为与己相关,人们在欣赏这类作品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审视自己,不禁就与影片中隐藏的自怨自哀的悲凉感与无可奈何的宿命感产生共鸣,成为只有人能感知到的理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