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一词在汉代《西京杂记》“七夕穿针开襟楼”这一条目出现,这也许是现存古籍中关于“七夕”的最早记载。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据描述,七夕这一天,宫女们聚集在开襟楼上,大家一起学习穿七孔针。由此可知,至少在汉代,七夕就已形成女性穿针、登楼玩乐的节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节继承了汉代的主要节俗,蛛丝乞巧在这时候也已出现。魏晋妇女结彩穿针,在院子里摆上酒席和瓜果来乞巧,她们通过观看瓜上的蛛网来验证乞巧结果。并且认为织女是生产和收获的女神,以瓜果来供奉则会喜迎丰收。而牛郎织女结为夫妻的故事也在这个时期流传开来,并与七夕节俗融合。魏晋之后,大量吟咏七夕或牛郎织女的佳作相继产生。不过,由于这段历史时期社会屡遭动荡,民众无法安居乐业,文人所述之情大都是以离别为主的愁苦哀思。
隋唐五代,七夕得到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盛大的皇家节日。在唐代宫廷中还专门建了一座“乞巧楼”。织染署还会举行祭杼活动,通过祭祀机杼之神——织女星,来祈求纺织技术的进步和绣娘们的技精进。唐代七夕还有乞子的习俗。《唐岁时纪事》载:“七夕,俗以蜡做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磨喝乐’。”唐人推动七夕走向娱乐化,以大量的诗文唱咏牛女传说歌颂爱情,悲情色彩一扫而空,使得七夕节愈发富有活泼浪漫、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宋代的七夕可谓是全盛发展时期,市民阶层成为推崇节俗的主力。儿童身穿锦衣,头戴双头莲模仿磨喝乐形象,寓意“莲生贵子”,乞子风俗达到高潮。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除乞巧外,宋人还制作水上浮、谷板、花瓜、笑靥儿等多种物品,人们吃小吃、买玩具,摆酒宴、讲故事,吟诗作赋、结伴出游等各种游戏性质的活动。七夕夜晚供桌上的蜜桃、葡萄等瓜果亦同样含有乞子、祈福寿之祥。节日的娱乐氛围被营造到了极致,呈现出“狂欢化”的态势。
元明清时,流行“漂针”的习俗,七夕之夜,妇女们将绣针轻轻置于水盆中,绣针漂浮其上,细观水底针影。若针影弯曲成云状、花头、鸟兽之形,则视为得巧,寓意女子心灵手巧;反之,若针影笔直或形状不佳,则为拙征。民间广泛流传牛郎织女相会银河的佳话。古人于月下设案,摆上时令瓜果,遥祭双星,祈求爱情忠贞不渝、婚姻美满幸福。除了祭祀双星,人们还会祈求丰收、财富、长寿、美貌、功名等私愿。
七夕习俗的演变,恰是中国喜事文化中积极乐观、喜庆、包容开放特质的生动体现。在这些节日庆典中,以祈福活动凝结而成的传统纹样与喜庆之事紧密交织,共同编织出一幅幅以“喜”为文化内涵的精美图样,如喜鹊纹、瓜果纹、婴戏纹等,这些纹样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寓意着喜庆、和谐,展现了中华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包容开放的文化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