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都算数

2020年6月5日 于慕尼黑

倏忽之间,多事之秋的庚子鼠年已过半,马上就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身在海外的华人更重视中国传统,诸如孩子的汉语学习、家庭装饰中的中国风、传统节日的庆祝等。这些无形的中国元素,让我们时刻铭记身份和家国。

前天,在熊猫超市采购了糯米、粽叶和其他中国蔬菜,打算带着女儿一起包粽子。提前一夜泡好了糯米、红豆、花生和粽叶,才想起包粽子的绳子还没准备。一早带女儿上完钢琴课,就拉着她戴着口罩跑了两家Müller,终于找到了棉线,女儿选了中国红。当我把粽叶卷成甜筒状,往里面装糯米、红豆和花生这些原料时,儿时的记忆像被遥控器点击了开关按钮,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每年端午,奶奶都会张罗着包粽子。她会在客厅的小茶几上摆三个大盆,里面分别装着浸着水的糯米、花生、红豆和红枣,还有一个盆里放着新鲜翠绿的粽叶。粽子不好包,小孩们一般不让尝试。她每年只叫能干又巧手的婶婶来包。我见她俩将两片窄叶叠在一起,卷成锥形,把丰富的原料装进去,按压紧实后双手一转,便把刚刚留出的粽叶尾巴卷在了粽身上,手法熟练灵活,最后用奶奶提前几天捻好的五色线缠绕几圈,一个完美的粽子便包好,躺放在巨大的蒸锅里,一层一层,垒满整锅。

我也凭着记忆中奶奶的样子,包起粽子。真没那么容易,要么是粽叶破了,露出馅料;要么是包紧这头,那头又松了。尝试了七八个之后,才慢慢掌握手法和规律。站在慕尼黑家中的灶台边,边包粽子,边回忆也边思念。

我结婚那年与奶奶的合影

一、我的奶奶和爷爷

我的奶奶,2020年91岁了,是位长寿老人,四世同堂。她依旧住在国营厂当时分配给离休老干部的家中,三楼。此时的三楼对她来说已不是当年手脚利索的她不在话下的三楼。她拉着扶手,呼哧呼哧地上楼下楼,也不愿搬走。她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个家应该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一切的陈设都没改变,尤其是厨房和小时候记忆中的样子一模一样。真是好久没有回奶奶家了,前几年每年从深圳回家乡,都住在大姑家,宽敞明亮,还有一个小花园。奶奶也会被接去和我们同住,热热闹闹。奶奶的家,我竟一年又一年错过,好多年都没有爬过那个三楼。

奶奶90大寿时与第四代合影

儿时的夏天,奶奶会把鲜牛奶煮好凉凉,盛到碗中,放进冰箱。放学后,疯玩回家的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把奶奶自制的牛奶冰块拿出来解暑。有时候还没冻硬,就一饮而尽;有时候冻地太硬,舌头一舔,就粘到了冰块上,疼地嗷嗷直叫,奶奶就拿温水帮我把舌头从冰块上取下来。有段时间,中午一放学就去奶奶家吃饭,最爱吃的是爷爷做的西红柿鸡蛋捞面条。爷爷是军人出身,曾经的抗美援朝战士,他很严厉,我和他交流不多,记忆深刻的是他爱养花养鸟,而且极爱干净整洁。爷爷的衣橱和奶奶的衣橱截然两样,爷爷的衬衫裤子叠地整整齐齐,奶奶的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这老两口的生活习惯还真是不太相同。爷爷做完饭的灶台永远是干干净净,他拌的西红柿鸡蛋捞面条,会配上一些荆芥再浇上蒜泥汁,夏天吃,爽口开胃。

儿时的冬天,真的好冷,也许是当时没有供暖设备,让人对寒冷的记忆如此深刻。但是奶奶家非常暖和,因为爷爷会在客厅里支起一个小炉子,每次一进门就暖意扑怀。室温恒定,爷爷在家里养花养鸟,花是美人蕉,鸟是金丝雀。有一次黄灿灿的小鸟飞出笼子,在家里参观了一圈,最后被爷爷温暖的大手收归笼中。爷爷奶奶起的很早,通常是凌晨五点。有一次学校的鼓号队通知要早晨六点练习,奶奶家在学校旁边,我一早摸黑就跑到奶奶家吃早餐,热乎乎的牛奶油条下肚,通身暖和舒畅。

我爷爷的军官照


1989年和奶奶在海南三亚


爷爷奶奶与第三代合影

二、我的姥姥

站在奶奶家的三楼阳台,就能看到姥姥家,姥姥家和奶奶家是前后楼。姥姥有关节炎,她的膝盖经常疼,她会用滚烫的醋或者艾叶水来熏膝盖以缓解疼痛,她平时的代步工具是一辆三轮车。姥姥和二舅一起生活,二舅和二舅妈性格温和善良,孝敬老人。姥姥常钻在一楼狭小的厨房里,无论冬夏,常挥汗如雨,默默付出:大弟弟喜欢吃姥姥蒸的小笼包、小弟弟喜欢吃土豆丝,我喜欢吃烙饼,全都出自姥姥之手。

我1岁时站在奶奶家的阳台上

我八岁时与姥姥的合影

姥姥的一辈子苦难重重,练就了她忍耐和坚韧的性格。戴着老花镜的姥姥会坐在沙发上,边织毛衣边给我讲她小时在田间地头学习识字的故事,她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崇拜,在我儿时的心上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她曾骑三轮车载着我和一筐鸡蛋去蛋糕房做鸡蛋糕,排队的人很多,我们等在门口,闻着香味四溢的蛋糕香味,她给我讲起妈妈和大舅二舅的成长故事;她也会边做饭边给我讲她和姥爷婚后8年,育有三个儿女,姥爷遭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致死,30岁出头的她要孤身一人在妈妈和大舅入睡后,抱着刚满月的二舅通宵达旦给厂里写报告,争取抚恤金来补贴养活一家四口。即便说到最无助之时,我都不曾见过姥姥落泪,这就是她的坚韧。她是和我交流最多的老人,她的关怀不仅是衣食住行,还有关梦想和品格。

2000年和姥姥在海南三亚

三、礼尚往来

生活在国营厂的家属院,街坊邻居几乎都认识,不是祖父母的同事就是父母的同学。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礼尚往来是传统。奶奶和姥姥每次包粽子、腌咸菜、蒸包子至少一半的分量是要分享给邻里街坊和好友的,距离近的就让小孩跑一趟,距离远的就让父母一辈的人送去。迎来送往,人与人的温情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想想,这都是三十年前的记忆了,仍然历历在目,不曾忘怀。如今女儿在身边叽叽喳喳地问:“妈妈,粽子是什么呀?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呀?为什么要包这么多呀?我可以送给康康老师、于欣老师、大妈妈、nvnv、幺幺和Rachel吗?”我一一解释给她听,骑车带着她给慕尼黑的好朋友们送粽子,送的是情谊更是记忆。

我想三十年后的女儿,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当双手摸到粽叶时,那记忆的开关便被触碰开。童年的记忆都算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63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27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2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74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7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1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5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18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7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4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3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8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58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14评论 2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