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一凡夫,乱世一流民,龙宫一虾兵,山寨一喽啰。惶惶半世,匆匆一生,不流毒与天地,不遗恨与后人。百年之后,不复一记,不费斑竹,不伤羔羊,承言一述,谓曰路人。
嗟夫天地之大,岁月之深。长河无尽而北山难固,虽有填海之力,移山之工,风云既会自大雨盆倾。可怜万苦千艰,成阿房之大屋,筑城隍之伟庙,随白沙而尽,因流水而摧。多少工心于此,智力于工,日夜逼迫,鸿雁忘归。而千年之忘,留几何哉?
我路人于斯,无言可述,无笔可润。为一己之营生穷半生之心力,存大厦之一隅忘立锥之所辛。多年辛苦换的三餐两饮,一处安居。身处伟业之内,移石搬土,转玉挪金。倏忽之间,身归黄土,湮没斯名。儿孙祭之,因不愿做绝祀之鬼;生籍死契,因不敢忘商君之政。百年之后,祭之者谁?五代以降,名归何处?
路人不留斯名,非无可留着,留之无用而已。天地之大,千顷万里之阔,载覆九霄而通幽冥。在世为人,或成一时之遇,或存万世之名。所谓史书传响,有可鉴明月之心;洛阳纸贵,少欺身忘世之言。而忘乎史家之笔,疏于传世之言,伟业丰功付与一餐一饮,一眠一醒之间。乱世苟全性命,胜地赏聊佳音,匆匆数十载,赏心乐事,足以。
典当天地,难买一世之太平;煮海烧江,不蒸百代之虚名。蚕桑织锦终有天晚,伐木取碳常愿天寒,移山开路难少白骨,城郭深巷本无闲人。一生喜乐,无非名河利江,常愿横舟一度。居盛世则治家营业,东西奔走,左右承情;处乱世而人命无钱,上求下告,前后维生。若无路人之营生所利,怎驱他文圣武皇。最后史书三两墨点,算是点缀了万家欢喜哀愁。
此路人何,此人生何。此为无关人士,此为海内之民。一民承其利,万民盛其皇。天下之民,安居乐业,盛世不来,有天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