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汇报工作是有技巧的。汇报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实践的不足。正如新东方员工在年会上的吐槽:“干得累死累活,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这种现象当然不好,但也从反面印证了汇报技巧的重要性。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话,这是某个秘书人员跟主管汇报一个需要改期的会议时间安排的情况:
“李总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了。刘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张总的秘书说,张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上海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如果你是主管,相信还没有听到最后关键的一句话,就已经被这几个人的行程搞懵了。然后,这TMD跟周四开会有什么关系?
反过来,如果秘书这样汇报: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李总和刘总都更方便,张总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主管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好的,你去安排吧!
这种高效、清晰的汇报方法,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字塔原理”。它的提出者是美国人芭芭拉·明托。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著名的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她在1967年提出商务写作中的“金字塔原理”,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提高撰写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的技巧。她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写的《金字塔原理》一书,畅销40 年不衰,被译成多种文字,常年在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名列前茅。2002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过王德忠、张珣的译本。笔者读的是南海出版公司的汪洱、高愉译本,2013年11月第二版,到2018年4月已经是第56次印刷了。在纸质印刷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可以想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贯穿始终的,就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要求的基本结构是: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按照这样方式组织起来的文章、报告,越往上内容越精炼,越往下内容越丰富,呈现出金字塔结构,所以被称为“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符合人脑特性
芭芭拉·明托指出,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结构,文章的思路从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就会觉得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因为这与人类大脑的性质有关。
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当你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就会发生类似的组织思想的现象:你会将同时出现的或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相联系,努力用某种逻辑模式组织它们。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结构,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够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找出逻辑关系。
这里涉及到一个奇妙的数字“7”。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的,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
实际上,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这也是演讲术中常用的“黄金三点”。当然,1个项目最容易记住,但1个项目往往不够用,也显得没有水平。而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组装成金字塔结构,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反过来,凡是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作者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表达: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为什么要坚持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因为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要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正如开篇所举的例子中,秘书在讲述所涉及的几个人的情况的时候,听者就要揣摩,你传达这几个人的信息,究竟要表达什么。如果你一开始把结论告诉听者,那么他就会很快把这几个人的信息组织起来,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可见,条理清晰的文章应当具有金字塔结构,并且不断“自上而下”地向读者传递信息。
如果不在一开始就告诉听众结论,还有一种风险是听者可能把前面的信息归纳到别的结论上去,带偏了节奏,给沟通带来更大的困难。
思考:自下而上,总结概括
搭建金字塔结构,也就是思考的过程,与表达的过程恰恰相反,一定是自下而上进行总结概括的:要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金字塔的思想结构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从纵向维度看,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相应地,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就像堆砌金字塔一样,下一层级的一组思想,支撑起上一层次的思想。
思维和写作中的主要活动,就是将较具体的思想概括抽象为新的思想:段落的主题就是对段落中各个句子的概括,章节的主题也是对章节中各个段落的概括,依此类推。
从横向的维度看,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必须在逻辑上具有共同点,都必须按逻辑顺序来组织。组织思想基本上有四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就是著名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程序进行
时间(步骤)顺序,即第一、第二、第三等;
结构(空间)顺序,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创建逻辑结构,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iusive),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这两项要求,简称为“MECE”。
作家冯唐的“金字塔”实践
说来有趣,我第一次接触“金字塔原理”是通过作家冯唐的文章《老聃的金字塔原则》。他说:
“进了麦肯锡公司,我被训练的第一个玩意儿是金字塔原则。后来证明,这也是之后诸多训练中,最宝贵最有用的玩意儿。”
不过,正如很多啃原著的读者感受一样,冯唐也认为明托老太太这本书写得啰里啰唆,有凑字数赚稿费的嫌疑。冯唐说用一百字就能说清: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无论复杂的事还是简单的事,都可以这样写。冯唐评价:
“金字塔原则看似废话,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伟大的方法论。”
冯唐认为,金字塔原理第一个伟大在于能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第二是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
第三是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向领导汇报。”“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
其实,作为曾经的麦肯锡员工,冯唐写书、写文章都带有很明显的“首先……第二……第三……”的痕迹,也成为他的一种独特的行文风格。
网络时代写作者仍然需要“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提出于四十年前,但在今天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读写时代,金字塔原理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网络快餐文化环境中,一篇文章,特别是时评类、论说类的文章,读者往往首先要看你的题目,也就是结论,决定是不是要读;然后看几个段落的概括句,也就是小标题,是不是有价值。很多时候,读者只看这两层就够了。所以提炼好每部分的精华,至关重要。芭芭拉·明托提出了提炼标题/总结句的几个原则:
要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要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相同的思想(观点、论点、建议等)应使用相同的句型;
标题与正文应分开考虑;
……
这几点对于写学术论文也很有帮助。
至于如何使用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如何在书面写作、PPT文稿及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现金字塔原理,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指导。有兴趣、有决心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作者,《金字塔原理》是一个很好的指南。
不过,金字塔原理也有不适用的场合。冯唐提醒过:“作为中国人,需要小心的是,我们传统上日常生活的交流,不是从金字塔塔尖到金字塔基底的,而是相反。”比如我们会对小王的妈妈说: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敲寡妇门,小王是个坏蛋。而不会这样说:小王是个坏蛋。然后看看小王妈妈的反应,再进一步提供证据: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瞧寡妇门。“纯用金字塔原则交流,在中国,容易找抽。”
另一个场合就是写小说、剧本或其他以情节曲折取胜的文学体裁,彩蛋在最后,高潮、转折在最后。提前说了,那叫剧透,更是找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