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睡醒,磨磨蹭蹭去楼下吃了个自助餐,十点已经到了,天空也有微微雨,一路撑着伞,大人小人儿踉踉跄跄地走着去公交站,拿起手机开始搜索到达香港科学馆的巴士站。
没过两分钟,巴士来了,登上了娃心心念念的双层巴士,娃有儿童八达通,顺利付款,我却不知如何付款,司机也不清楚,微信寻求先生帮忙。终于付款成功了,车不是很多人,大把位置,先在一楼坐下,先生提醒我可以去二楼司机位,娃很开心慢慢走上,我头晕晕地只能跟随前后。
坐在双层巴士最高处,路两边的风景尽收眼底,环绕整座城市的山和绿林、人车分流的宽阔人行道(很干净)、不太拥堵的机动车道、各种类型的学校(大多以教会名字命名)……微信中先生提醒我下车需要按铃,否则司机默认不用停站。小心留意车站,随时做好准备到一楼巴士等待下车。接近下车,来到巴士一楼,原来车几乎坐满人了,还是找到了两个位置,娃习惯叽叽喳喳,可周边的人有带耳机的、有刷手机的、有静静思考的、有看风景的,若说话会控制极低音量,一下子我也加入了控制音量的人群中了,不断提醒娃说话声音只需要妈妈听到即可……入乡随俗。突然,娃说很想去洗手间,只能劝其耐心等候(最近关这个问题也不断在批评她,还是闭嘴,告诉其正确做法吧:出门前一定要去洗手间)。听到准备到站了,赶紧起来按铃,市中心微微堵车,还是没到。终于到站了,上车的两三个人,娃被安全带绊住身体(自己在玩)无法挣脱,车门关了,我立马帮忙,然后匆匆提醒司机给我们开门,第一次双层巴士经历以此结束。
下车后,又有一件紧急事项在等待:带着娃寻找洗手间。刚好一下车看见交警,询问交警哪里有洗手间,交警给我指了一条路,因为涉及具体的道路名称,我听得一脸蒙,还是自己下载“toilet”软件,还是没什么用,导航了一下科学馆,发现只需要11分钟,还是抱着娃狂冲吧,一路冲一句问人,以防走错路又耗时,终于来到了科学馆,先上了洗手间。人挺多的,工作人员让我们直接进去,原来每周周三还是免门票日,我们真是个幸运儿,省下了好几十港币。
进入了科学馆一楼,人很多,体验的话要排队。来到人比较少的海啸体验处,娃听得很认真,还是拿起手机搜搜小红书,借鉴他人遛娃经验:小红书告诉我三楼是遛小童的好去处。去到三楼,依然还是人多得很,也许是免费,也许遛娃圣地……记忆很深刻的几个细节:一是小小工程师排队井然有序,先量身高盖印章取号,在规定时间回来参与活动,每场活动15分钟,几场活动下来都会安排消毒。二是:旁边的推球活动(忘记具体名称),当小朋友们遇到困难时,工作人员辉提醒或帮忙;当小朋友完成时,工作人员会继续点赞和表扬。工作人员非常清晰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服务对象。三是:科学馆闭馆时间为下午7点半,对比广东科学馆4点多关门真是太棒了。
中间有去附近解决了午餐,份量依然惊人,但服务员态度比较一般,后来才想明白可能自己娃把从隔壁摊位购买的面包带进去面馆了。下午六点多,娃终于睡了,先生过来接我们,后来决定去维多利亚港,娃睡醒后慢慢起床气,先生只能买雪糕开哄她。吃着雪糕才能笑着游维多利亚港,如同在广州塔附近一样,最后还是决定登船一游,450港币三人,我本不想上船,先生劝了许久,还是陪伴着。晕船、夜景,貌似没有其他惊喜,坐地铁回去,回到已经是很晚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