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逼孩子学习,似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且,即使你没有为难过,你也已经做出了选择。
这个问题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之所以能引起家长的那么多纠结和无措,不是因为哪种选择更好,而是一旦选错了,代价都太大......
这也是我们教师被家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孩子吃完马上就缩回房间里了,门总是关得紧紧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学习,有时候问他几句作业写了没,要么是在撒谎,要么就是跟父母顶嘴。成绩不但没提上去,反而还在下滑,该怎么办?
有人说,不该逼
可家长担心的是,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不拼一把,之后就更追不上了;学生的时间没有用来学习,都在玩手机,没日没夜地耍,以后踏入社会怎么办?谁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熬过高考,上个好大学才不容易被社会淘汰!
(电话手表玩游戏)
有人说,该逼
但万一出事了怎么办?看看那些新闻/那些悲伤的数据,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范围,就可能会酿成新闻里那些生命陨落的惨剧。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在这个双面挤压的视角下,我们当老师的,当家长的,都会觉得这个问题太难取舍与抉择了。
所幸的是,这并非是一道选择题。
父母觉得要逼一下,所谓的“逼”其实是一种督促,是一种外力的帮助。
需要吗?
客观看待,是需要的。
一般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有两种特征:第一,他喜欢学习,学习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享受;第二,他能够在学习成绩中获得优越感,我学得比别人好,大家都夸我。
然而多数的学生是属于中下水平的,他即获得不了优越感,同时学习方法也没掌握到,他的学习状态自然就是被动。
有的家长会觉得“成绩差,努力一点就会好了”。
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想法,孩子也会这么想,但是在操作的过程,孩子必然要经历很多关卡,其中一个就是情绪。
人类的大脑前额叶皮层用于自我约束的控制能力,在18岁左右才逐渐发育成熟。所以在理智脑成熟之前,就很难支配自己的行为。
我们之所以觉得成年人会主动做一些事情、看上去比较有动力,一方面就是因为理智脑已经成熟了,但还是有一另方面的外力,那是因为成年人有现实的逼迫——你不努力工作,就会被辞退,接着就交不起房租。家长就更是如此,上有老下有小,才愿意拼命工作。
可孩子不同,他们没有来自于现实的压力,当下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因为不学习而失去保障。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自觉去主动学习,或多或少都是需要外力的帮助。
至于明理的老师说不赞同“逼”,自然是把“逼”定义成一种过度压迫的行为。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关心的方法错误了,反而会变成一种伤害,这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真正面临的是“度”的问题。人需要有适当的外力帮助,但到底怎样才适宜呢?
外力施加的强弱程度,其实取决于父母和孩子间的信任与亲密程度。
在双方情感连接比较深的时候,哪怕是强一点点,孩子都不会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的行为,因为他能够感受到爱,而不是冷漠地被强迫。
方法
这是一个家长跟孩子不断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你首先得衡量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根据孩子对你的信任和亲密程度来做出判断——孩子对你的信任,足以支撑他愿意配合你到什么程度的要求。
之后,你再用温和的,至少他能接受的方式跟他沟通,并且观察他的反应和接受程度,以便调整你们的成长目标。
在共同计划完成后,仍然需要良性互动以及对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计划没有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用心去感受孩子状态的同时,注意表达的方式与措辞,这才是有效的沟通,这才是比“逼”还更合适的引导方式。
家长眼里总有些别人家的孩子,主动学习、成绩又好、有规划有目标、不用家长操心。
但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孩子是因为他们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优越感,优异的成绩、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等等,都足以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但这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人,多数人的生活与学习,还是需要有适当的外力帮助的,或许这个方法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考验家长的耐心,考验家长的时间,考验家长的方法熟练程度,但这就是教育的过程,不能任其发展,更不能因循守旧。
孩子想读好书,偷懒不得。
老师与家长想教好学生,一样偷懒不得。
共勉,期待明天的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