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山上看风景
——读《“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有感(第1稿)
从2018年1月26日“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开启新的篇章以来,短短三个月时间,我在《中国班主任研究·序言》、《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班主任:以“爱”滋养学生终身发展与存在可能的生命牧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题价值之思考》、《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为例》、《班主任如何践行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等六次共读活动中,有了不亚于三年的阅读体会。从出发的第一天起,感觉自己就像在爬山,在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的同时,既感受到步履维艰、呼吸困难,又感受到来自李教授等教育专家的引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同伴的鼓舞,更有努力登上山顶后看到的美好风光。在一次次如释重负后,第七次共读活动李教授要求我们读五篇会议综述,学习伙伴中已有三位老师写过会议综述,这一次,我又准备从山脚出发,去看沿途的风景,期待能和同行者在路上相遇……
何谓会议综述?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查了一下资料:
(一)会议综述的材料来源
文献综述的材料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而会议综述的材料来源则比较广泛,其中可分为三大类:(1)书面材料;(2)口头材料;(3)现场观察。充分利用各种来源的会议材料,是写好会议综述的基础。
……
虽然参会的每个人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思想的交锋更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考,也反映了会议研讨的真实状态和价值所在。由于即兴发言带有较强的随机性,一般很难在会议准备的书面材料中看到。因此,一个好的作者,应该注意和善于利用现场记录。
(二)会议综述的内容主题
与文献综述相比,会议综述带有命题作文的性质,一般不能由作者自定研究主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材料。撰写文献综述,可以设定几个关键的主题词,随即上网搜索所需要的材料,而撰写会议综述就没有那么方便了。由于会议性质不同、材料来源多样、内容复杂多变,会议综述的主题和材料有时不易确定。因此,如何把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从而确定思考和写作的主题是写好会议综述的关键。
一般来说,一些现实针对性或学术性较强的会议,如要推行某项教改措施,或讨论某个学术问题等,主题比较明确。但事实上,还有许多教改经验的交流会、研讨会,会议目的往往比较模糊,经验介绍比较笼统,研讨主题也就比较松散。往往需要作者来提炼内容、发掘亮点、确立主题。对于前一类质量较高的会议,主要是关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观点和论争。有些地方和学校的经验交流会,发言和研讨的主题往往过于宏大而笼统。发言者往往一般性地自我表扬多,而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少。在这种情况下,会议综述的撰写者需要尽可能地发掘同类性质的有价值的材料,使之形成一定的主题。
……
读了以上这段文字,对于“会议综述”我还是觉得有点模糊抽象,于是从华师大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李艳和华师大教育学系李家成教授合作的《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中,试图发现“会议综述”的影子,试图窥见“会议综述”的高深之处,试图能够“站在高山上看风景”!
一、高山上的风景,源于论坛的定位。
2014年11月15日,以“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进行,与会代表分别来自9所师范大学、1所科技大学、4所科研院所、1所学校及3个国内聚焦班主任研究的杂志社。
该论坛定位为小规模、研究性、专业性的高端学术交流论坛。参与者主要为从事班主任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主办者力图秉承和贯彻自由、真诚的沙龙精神,深刻、专业的学术精神,开放、规范的国际精神。
二、高山上的风景,源于论坛的参与者。
有代表赞成将班级作为初级社会群体,认为在信息时代,沟通、互动、交往的超时空性不可避免地会对实体班级产生冲击。在这种背景下,班级更具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更为频繁、多元。
有代表指出,在重视多维多层交互的时代背景下,班级应更加注重信息的分享与传播,而班主任的职能以及存在的必要性会受到挑战。
代表们分享了很多学校对原有班级进行创新、变革甚至废除的具体做法。例如,有的学校一个班级有三个“班主任”,除了原有的班主任,每班还配有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有学校正在探索走班制与班级制的整合研究;有的学校引进了社工助教,分担班主任的一部分工作;还有的学校直接取消行政班,推行走班制,建立学科教室,取消班主任。对此,与会代表呼吁慎重对待各类改革,加强理论的反思与科学的研究。
有代表指出,班主任不可或缺,也不可能消亡。班级的演变、发展直接决定着学校改革成功与否;但如果班级管理方式不改变,学校改革就不会有核心的发展动力。走班、走课的出现,标志着改革进行到了一个新阶段。
参与论坛的代表认为,当前需要对班主任角色、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用与时俱进、开放的眼光探寻班主任研究的发展之路。
有代表认为,班主任工作不应再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而应更加重视协调、参与班级生活,班主任应视自己为班级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
有学者强调: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理念,其次要掌握育人方法。班级是班主任运用理念、方法去育人的平台。在育人过程中,能否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的价值有多大、能否把班级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以及哪些因素制约着班级发挥其价值等问题,都需要班主任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有代表认为:在中国当前的班级生活中,班主任的管理主义倾向明显,班主任处于“半官半师”的状态,孩子的生命活力受到压抑。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业、行为、生活、心理以及生涯的辅导是极其必要的。班级辅导在一定意义上是班主任回归育人定位的探索路径。
有代表认为:现在提倡开发班主任的独特性,但独特性绝不意味着封闭;如果故意强调“独特性”,完全把班主任从教师队伍、教育实践中抽离出来,使班主任脱离教师群体,是不符合实际的。
针对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有学者指出:目前的发展模式大多是从成功经验出发,缺乏理论视角。班主任研究大多数是通过观察、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结论缺少从理论角度对实践经验进行升华,使经验难以传播。这除了需要创新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外,还需要高校专业人员的支持,将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并扩大其影响。
有代表认为:国内主要有基于区域协作、校本培训、个体化研修、网络交流等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这几种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各有优势,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鉴于当代多元与复杂的学校变革趋势,班主任渴望与呼唤更加多元、灵活、长效、富有生命活力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为此,有学者及其研究团队将工作坊独有的精神和文化与当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坊,开展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也有学者强调:班主任发展的核心路径在于研究性变革实践,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的发展。
有代表指出: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是多样的,叙事、反思、对话、案例都可以成为表现方式;不能用专业研究者的标准去要求、限制班主任。
有学者强调: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困惑、遭遇、难题。我们能否基于实践、通过研究,让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得到适合其发展水平的转变,将是促进班主任发展的特有难题。另外,教育生态的地区差异、班额等问题,对班主任发展以及教育期待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
三、高山上的风景,源于论坛的精神。
(1)批判质疑精神。
然而,将现存的许多问题线性地归因于班主任制、班级,显然是有待深思、论证的。中国的班级、班主任真的阻碍了学生发展与教育变革?班主任制的缺点大于其优点?班主任的存在是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闪光点、是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这类问题都在论坛上被代表们提出并加以讨论,并有代表认为,班主任制在中国的问题之一,恰恰是缺少真正深入的研究。
(2)追根刨底精神。
与会代表高度认同“育人”这一核心理念。班主任所做的工作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从人的发展、学生成长的立场研究班主任,应是更为聚焦的视角;班主任的生命自觉与学生的生命自觉能否相互玉成,是更具教育学意义的研究问题。班级管理、班级治理等概念是基于班主任层面提出的,这些概念引发人思考的是:在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发展、班级建设能否将学生发展理念贯彻始终?班主任治理、学生评价能否基于学生发展?
(3)寻根溯源精神。
有学者认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长久的文化浸润,使我们无形中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思想、统治者的严刑峻法在封建时代一直延续,“性恶”论极度彰显了对人的不信任。班主任制在中国出现、延续,有其文化根源。
(4)尊重事实精神。
有代表从中国现实出发并强调,在中国,班额大小存在地区差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小班化时代;在中西部地区,大班额现象依旧明显。在大班额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维持、管理班级,以保证教学效率。因此,中国一部分学校依然是效率取向。
(5)人本主义精神。
有学者认为:我们大多都是传统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代,我们对班级有归属感。走班制的实行,可能大大降低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意识与社会性,将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因此,班级的存在有着人类学意义上的合理性。
(6)科学研究精神。
有代表认为:正是因为缺少高质量的研究与对实践潜能的充分开发,才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不认同班级、班主任的存在价值。有学者强调:唯有在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开发班级建设的育人意义,才有可能自信地宣称班级、班主任体现着中国的教育个性,并具有贡献于世界教育改革的潜能。
(7)群体合作精神。
有代表指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两类研究主体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小学教师对于德育的认知影响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这就使两类主体的研究不具有对话基础。有学者强调: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合点应该回到“育人”这一核心,并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大学教师的方法指导、话语介入,只有在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上,才有可能得到中小学教师的认同;而学生成长带给教师的成就体验,正是班主任从事科研的内在动力。
(8)民主开放精神。
有代表强调:在复杂性思维引领下,有关班主任育人问题的研究,应具有开放性、系统性,要与时代发展、教育发展以及人的生存境遇相通。因此,与教育有关的正义、压迫、解放、公平等,都可以成为班主任研究者的研究视角。这在无形中拓宽了班主任研究的视野。
(9)以师为本精神。
有代表指出:班主任的科研素养很少受到关注,教师从读师范大学起就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做研究完全依赖于自我摸索、探寻。现在虽有很多培训,但更多的是灌输内容,没有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这需要政府从全局出发,制定相关制度、政策,以使班主任的工作和研究有法可依、有序进行。应从班主任的独特性出发,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研究素养。也应在高校建设相关学科,如班主任学,开设专业课程,为未来的班主任提供专业培养。
(10)互促共进精神。
有学者指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促进班主任发展的具体策略之一,而其前提是相互认同。大学教师对于班主任实践智慧的捕捉、思考、反馈,生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并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检验成果,其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班主任成长以及专业研究者的自身提升,均有建设性意义。
四、高山上的风景,源于论坛的多维视角。
论坛从现实状态、背景反思、价值回归、研究方法和研究生态等多维视角对班主任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透析现实挑战,审视多元走向
1、班级是什么?尤其是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班级的时空界限?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班级会发生什么变化? 班主任该怎样应对挑战?
2、中国的班级、班主任真的阻碍了学生发展与教育变革?班主任制的缺点大于其优点?班主任的存在是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闪光点、是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
3、班主任的职责是否可替代?哪些职责可以分解给其他人,哪些不可以分解给其他人?
4、在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发展、班级建设能否将学生发展理念贯彻始终?班主任治理、学生评价能否基于学生发展?
(二)基于人性理解,反思文化差异
班级首先在西方出现,而班主任制却典型地存在于中国,原因何在?与会代表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突出了文化性的研究视角。
在互联网、全球化背景下,班主任研究要关注对人的理解,或者说要意识到解放人的重要性。
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我们正在使用班级、班主任来管理人、压制人。
(三)回归育人价值,重视班级建设
回归班主任工作的育人主题,是本次论坛的鲜明内容之一。
班级作为育人平台,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学生成长而存在,师生在班级中已是命运共同体关系。班级育人平台的重新构建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重要场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班级运行机制进行改进,开发班级建设的育人功能;同时,对班级育人价值进行教育学式的研究和实践性的论证,发挥班级应有的育人价值,这将有助于重建中国教育的自信。
(四)基于教育实践,反思相关研究
此次论坛关注的重点是班主任研究,但作为研究者,倘若不关注实践智慧,是研究者缺乏研究自觉地表现。
1、有学者指出:在班主任研究领域,相关话语体系过于陈旧。研究者能否用适应时代发展特征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对最微观、最核心领域的关注?能否用符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去关注、推进话语体系的变革?能否用顺应实践发展的认知引领话语体系的发展方向?
2、班主任的育人价值性由谁判断?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应从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出发来判断班主任的价值性。
有学者聚焦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针对当前班主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强调要尊重班主任研究的特殊性,重视研究对象的丰富性,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真实的研究之中,形成具有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五)建构研究生态,推动系统变革
在现实中,班主任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无暇思考工作背后的教育意义;通过国家、学校,明确班主任定位、转变班主任角色,甚至制定班主任工作的国家标准,是研究生态得以建构的前提。
在研究成果方面,大学教师多以学术论文、专著、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且格式有严格要求;这些成果的呈现,对于相对缺乏学术训练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过于学术化;这就造成双方对研究成果互不认同。
五、高山上的风景,源于论坛的学术价值。
(一)开拓性
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可以视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形成研究共同体的一个开端。与会代表还研讨了下届论坛的主题,相约2015年5月在武汉市举行第二届论坛,共同推动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合作。
深圳南山区南海小学的孙艳明老师,以“中国班主任研究”为关键字进行网上搜索,共搜索到343篇相关文献资料。其中期刊论文175、学位论文164、科技成果3、会议论文1。在26年时间里,只有343篇和班主任研究相关的文献,其中正式发表的只有175篇。从资料的分类排序中:在中国班主任研究方面,李家成教授的团队都排在首位。这就说明,在中国班主任研究方面李教授的团队所做的研究是具有先驱性的,为中国班主任研究打开了一扇门,指引了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方向。虽然班主任研究的相关理论还不完善,制度保障还不健全,但李教授团队所做的工作对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班主任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领域。
(二)融通性
最早听到“综合融通”这个词,是在中国班主任研修的团队中,特别是读了《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以后,进一步感受到班主任工作应追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综合融通。如今,在《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一文中,我进一步读懂了“综合融通”既是从个人的实践经验发展成教育智慧,从教书育人变成师生成长共同体,又是从校内教育到校内外联合,从学期内教育到学期和假期教育的衔接与创生,甚至是国内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有效联结和合作共生。所有这些,都是在新时期明确了班主任的身份定位、工作职责之后产生的中国班主任之中国个性。
(三)思想性
沿用西方的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国班主任是怎样一群人”“中国班主任起源于什么时候”“中国班主任将要发展到怎样的状态”,在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之圆桌论坛综述中就有了初步的回答。
中国班主任是怎样一群人?
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兴起,学校的管理功能日益突显,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班级。目前,班级普遍实施“班主任——班干部——普通学生”的科级制管理模式。陈桂生先生指出:“现行学校制度中的班主任,实际上是学校行政系统中班级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所承担的往往是学校从校外承接的行政事务。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到底有多少‘德育’或‘教育’的含量,也就成为问题。”中国班主任的管理主义倾向明显,处于“半官半师”的状态,孩子的生命活力受到压抑。班主任工作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维持、管理班级,以保证教学效率。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其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班风、学风,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和能否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良师益友。中国大陆有400多万中小学班主任,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中国班主任起源于什么时候?
“班级”一词最初来源于班级授课制,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出现的。16世纪,欧洲零星地出现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大规模授课形式。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0世纪初,苏维埃俄国在中学中创造性地践行“道尔顿制”,实施“小组实验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在学校中除教师编制外,另聘“儿童学工作者”,形成“教师专管教学工作,而儿童学者则专管教育工作。”“小组指导员”即为班主任的前身,其主要职责是学生的行为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任课老师管理学生行为的责任。
我国的班主任大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外创办了晓庄学校。在办“晓庄学校”的时候,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一系列口号,开始构成了他的“生活教育论”体系。陶行知以此规划学校,指导办学,培养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活的乡村教师”,使“晓庄师范”别开生面,生机勃勃。“活的乡村教师”,大概就是中国班主任的最初形象吧!
中国班主任将要发展到怎样的状态?
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理念,其次要掌握育人方法。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班级价值,应更加重视协调、参与班级生活,应视自己为班级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关注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关注对人的理解,意识到解放人的重要性,未来的班级会更注重平等、多维、多主体的交往,形成一个育人共同体。对学生的学业、行为、生活、心理以及生涯的辅导都是班主任回归育人定位的探索路径,既促进学生发展,也促进教师成长。对班级运行机制进行改进,开发班级建设的育人功能,对班级育人价值进行教育学式的研究和实践性的论证,发挥班级应有的育人价值,将有助于重建中国教育的自信。中国班主任既体现中国的教育个性,并具有贡献于世界教育改革的潜能。
(四)前瞻性
2018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卜玉华教授,副院长李家成教授,赴纽约参加了美国的AERA会议。该会议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学术会议,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各地的教育学者参会。
在AERA会议上,李家成教授主要介绍了一支独特的教师队伍——班主任,他主要阐述了班主任在中国学校建制中的独特地位,“新基础教育”对这支队伍存在意义的理解、与班主任合作开展学校改革研究的基本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李教授等之所以能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国际会议上发言,正是因为中国班主任研究不仅具有中国个性和世界贡献的学术研究价值,还引领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前后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阅读《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就像从山脚出发的爬山,在艰难中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借与会代表和学者们的独到眼光和深邃思想,领略中国班主任研究路上的一道道真风景、好风景。
读“会议综述”,是为了梳理出会议综述的结构要素;
读“会议综述”,是为了了解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前沿思想和核心理论;
读“会议综述”,是为了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入;
读“会议综述”,是为了让中国班主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的学术研讨,成为“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内省和外照。
“站在高山上看风景”,让我们从中看到专业研究者对于中国班主任这个庞大的群体、对于中国班主任研究这个关乎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给予的高度重视。与会代表和学者们的发言,意味着中国班主任研究已进入了群体性、持续性、实质性关注和研究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中国班主任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必将催发新时期的中国教育变革并由此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班主任研究,这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