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介绍: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而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孩子忽然变得厌学、暴躁、不合作,成人忽然觉得疲惫、沮丧、不安。但是,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有时,一个人举止傲慢,表现强势,夸夸其谈,其实也是在用外在的优越感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老师和我们说过一些强者思维,比如去包容安慰理解别人,
而不是求包容,求安慰,求理解。
强者思维是想着我要怎么去解决问题,
而不是把问题推卸给别人 。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哪里来的勇气,底气去克服自己的自卑。
在碰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在与别人交往时发现自己永远不会“说话”,
在看到别人闪闪发光时,都会看到自己的无能与缺陷,产生极大的自卑感,
甚至放大自己的缺点,对自己产生极大的不自信和怀疑,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时常会想我到底有什么可骄傲的,我到底比别人强在哪里。
在初高中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感受,
但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阅历真的很少很少,
没有读过很多的书,没有看过很多的风景,
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也没有很高的荣誉,
所以我时常在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学习才能让你变得更好,
但是我发现我学到的只是别人的万分之一,
我的终点是别人的起点,
所以我慢慢地开始堕落、摆烂,我不知道我该如何是好?我该走哪一步?
我知道我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去努力去改变自己,
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躺在床上想到自己今天什么都没有做,
会对自己产生无尽的厌恶,
我甚至我觉得我好像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作用,
我的迷茫从未消失。
我对我自己的未来更没有信心,
我会想自己一个人待在一个小城市里,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去吃自己想吃的东西,
去看自己想看的风景,
可以在照顾自己的前提下也可以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回到现实,我的无能与自卑让我不敢去想象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让我不敢去面对自己的缺点与无能,去逃避,去放弃。
我永远没有真正的去面对自己,
更没有勇气去克服自己的自卑,
我不敢去想象在面对自己后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
去追上别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