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整理之:
再说 隐士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先说商山四皓吧。
刘邦听陆贾之劝,想请因看不惯秦朝暴政而退隐的商山四皓出来装点门面,但这四个白发老头认为刘邦满口粗话,不懂礼贤下士,出口闭口就是那句"乃翁天下马上得之",所以始终不答应出山。后来刘邦想废太子另立如意。太子刘盈为吕后所生,吕后担心!张良出计快请四皓。于是刘盈三上商山,卑辞厚礼请来四皓,并奉为上宾!刘邦知道大为吃惊,认为太子有高人相助,党羽已成!改立如意之事就免谈了。四皓辅佐刘盈坐正皇位之后隐身而去……据说四皓的最终落脚点王屋山。从此世间就再没听说四皓了,只留下一首《紫芝歌》。四皓心怀天下,审时度势,进退有度的境界为后人尊崇。
黄石公,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是一等一的世外高人。在我们记忆中他是个捉弄张良的抛鞋老头。张良凭老翁相赠的《素书》,为刘帮打下了天下,最后学生也学着老师隐逸世外了。当然这也为被免兔死狗烹的下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甲归田,多么高风亮节,但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有点消极,但他开创了描写山水田园的诗风,成为山水田园派的鼻祖,对后世的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性格耿介狷傲,留给后人的就不仅是隐逸之趣,而是惊天动地的豪情了。一代美男慷慨临刑,仙曲《广陵散》终成绝唱。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条深深的伤痕啊!竹林七贤之二的阮藉,身陷玄学,放浪形骸,走火入魔,以至穷途哭返……那是常人难以欣赏的。
北宋的林逋,不仕不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疏影,闻暗香……应该是当下独身主义者所向往的吧!
另有一些,隐非真意,实为心计,想寻找一条进入仕途的终南捷径罢了。这种人当下也有,不过,不是隐,而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