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生命的年轮回转到中年的时刻,会有很多的微妙变化就不期而至。不少人体会在生命的下半场,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光阴不知不觉地从睡梦中,从敲击手机键盘的指缝间悄悄溜走。“时间都去哪儿了?”是这个年龄段的共同的感叹。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开始慢慢显现出“初老”的状态。眼睛开始老花,看东西费劲起来,脑子也没有年轻时的活络。随着子女慢慢独立成长,他们也不太需要父母的照看。原来一直倾注在子女身上精力一下子被释放出来,却又没有寻找到新的关注点。情感的空心化状态也慢慢显现出来。中年情感的空虚化、以及面对生理的衰退,传统观念会暗示人生此时在走下坡路。伴随而来的就是不可遏制的挫败感。在这种氛围下,“人到中年万事休”的观点就在一部分的中年人群中获得认同。但是在《人生七年》的讲座中,心理学专家曾奇峰老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和面对的挑战及机遇做了重新的诠释,指出中年阶段是可以人生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阶段。而不是机会渐失,坐吃等死的碌碌无为的阶段。这个阶段,虽然精力没有青年人充沛,但是只要善用经验和资源,可以比年轻时少走弯路,以更短的时间去达成目标。
曾奇峰老师在讲座中首先提到了三个生命阶段的基本信念:
生命每个阶段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同等重要。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他的鲜明特点,有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有相应的任务目标。没有哪个阶段比另外一个阶段更加重要或者不重要。
回想我们成长的过程,就不难理解曾奇峰老师的论点。在我们还是年幼的时候,面对的是我们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上学学习知识,要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吸收。等到我们成年进入社会。这时候的需求就是为自己和社会积累财富,承担相应的社会及家庭责任。当我们步入中年成熟期,除了延续对社会及家庭的责任外,内心的召唤让我们发现如何去发掘和满足自己的真实需要,作为一个完整人格的自我是除了社会赋予我们职责之外,我们人生同等重要的课题。而到了老年阶段,当我们卸下身上的重担,享受人生,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连接,便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每一个人生阶段的主题对于个人来说都是一道未知的题目,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是无法逾越去解答另外一个阶段问题。就算尝试去推理演绎,答案都是苍白无力,因为只有身处这个阶段并用心体验和经历,才能够找出属于自己真正的答案。
身体和心理是可以分开的
随着步入中年,生理上会逐渐进入衰退期。眼睛开始老花看不清,体能也开始下降,尽管这种衰退是渐进式,但是生理衰退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会给心理带来投射。很多中年人会有“今非昔比”的感叹,心理上的衰退也随之而生。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总结为一种“自我催眠”。但实际上,生理的衰退不是必定带来心理上的衰退。身体和心理两者是可以相分离的。我们在生活中见过暮气沉沉的年轻人,也见过年届古稀却一直保持年轻心态的长者。现实情况印证了这个论点。人之所以称之为高等生物。原因就是人有能力把控自己的心理状态。让精神状态超越于生物本性。
生命的数量等于生命的质量,任何年龄阶段,任务都是增加对生命的体验
曾奇峰老师认为:生命的数量的增加直接决定质量。每个能力阶段,越多的生命体验代表生命的质量越高。古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人生来到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身成长的环境不同,对于生命都理解都是有局限性。都是以自身的体验作为对生命的认知的全部。所以,越多的生命体验,可以扩展我们认知的边界。就像一个同心圆。半径越大,范围就越宽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张张的拼图,多一份体验,就对一张拼图,对世界的人生也更加完整。
所以,中年不是一个走下坡的过程,而是积攒力量,弯道超车的过程。有前半生沉淀的经验和资源,在这个“第二青春期”的阶段,也会像第一青春期一样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