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一里,我们知道树立正确的创业初心,即以“为他人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投入更多的精力,持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自我得到满足时,获得“用户乐于支付”的利润支撑持续发展(融合类2类占大比例)。这样的成功概率会更大。
这个创业初心的核心是——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解决别人的问题”,即打磨好产品和服务。
时间是稀缺的。把时间用于打磨产品和服务,那么用于别处的时间就不多了。
我们会见到,一些创业者是各大媒体的坐上宾,宣扬着他们的理念和品牌。媒体对他们追捧、投资人关注、商界大佬背书,他们的公司似乎是好公司。
大董和他的团队,对媒体人获得超过1个月曝光的创业公司展开现状调查,发展其中超过80%的企业经营现状不佳,比如伏牛堂经营状况不佳、泡否破产倒闭、脸萌用户严重流失。
难道,为大众所关注的“网红”,传播了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带来很多流量都不行吗?
我们还得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身。书里提到,2016年参加的一次路演中,有一个创始人团队基本没讲超过10句话,却获得了1000万元的A轮融资。
这个团队做了什么?他们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后,打开了自己公司所做的应用软件后台,把实时登录软件的用户数据、数据的分析结果给投资人看,投资人立即答应了对项目的投资。获得A轮投资后,项目运行未满一年,这家公司又收到其他风投机构的关注和投资。
行动的力量很强大。用所做的事,代替自己要说的话,很有力。
这家公司拒绝了投资人对外发布融资信息的要求,把这一点,作为接受融资的关键条件。作者拜访了这家公司的COO,她说,融资仅是开始,没有什么值得对外说。他们更在乎能否把项目实实在在地做出结果。对外展现软件后台的用户数和用户行为,都是单纯的在线用户。同时,他们认为最优秀的CMO,应该是公司的产品。产品会说话。与其和媒体纠缠,不如去提升体验,把产品做好,自然获得用户关注,融资也不是问题。这家公司怀有融合类2类占大比例初心,认真打磨产品。
创业公司分为两种:第一,拼命曝光,获得关注度,从而占据市场份额;第二,不怎么关注外界对其产生的评价,而将传播的能力设计到产品中去。
我们先说第一种创业公司。一些CEO把自己“网红化”,让公司进入公众失业。他们用个人魅力和学识,圈到一批粉丝,又把粉丝变成用户。这种方式有两种极端命运。一是产品好,CEO红,形成相互叠加优势,吸引了很多资源。二是产品不具有价值,CEO红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无人问津了,甚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产品不好,CEO的粉丝不能转化成公司的粉丝,。无论CEO当下多受关注,都将面对极大的风险。因为以下4个原因:
1)没有值得玩味的、持续吸引用户支付费用的好产品,网红CEO很容易被遗忘。产品不过硬,用户浅尝辄止,不能形成持续的关注和消费。
2)高估“红”带来的冲动性消费的强度和持久性。创业公司产品因为CEO红,迅速获得一批冲动性消费客户,短期带来收入。这时候,创业公司误以为目标客户喜欢自己的产品,高估冲动性消费的强度和持久度。如果选择错误的战略,即“短期扩张公司,希望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将会受到忽视规律的惩罚(比如凡客诚品)。
3)容易产生更强悍的对手。消费者对于网红,一旦对一种风格烦腻后,就会追捧其他风格。此时,其他竞争者来抢注意力,公司团队就要把精力投放在抱持CEO的影响力和粉丝数上,很难有精力去研究产品和服务,提升质量。
4)容易遭受到非粉丝群体的质疑,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公关手段,就会遭到抛弃。总有理性的消费者,只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对于产品的问题,他们会对创业公司产生强烈的质疑。媒体再来“补刀”,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CEO的粉丝也跟着质疑(毕竟谁也不想成为“傻瓜”,跟着大众意见,不显得“蠢”)。
再来说说第二种创业公司。他们的CEO不当“网红”,不意味着公司的品牌不需要传播。他们想获得关注,就必须在产品设计当中加入很多利于传播的因素。(这是产品营销化吗?)比如腾讯的创始人很少在公开场合做演讲,他的每个社交产品,天生就具备传播的能力。
小结:
1)回归打磨产品。打磨产品和服务,才能把势能做大。
2)没有好的产品,就去做曝光,获得关注度,有很大被遗忘和抛弃的风险。
3)让产品去发声。“好产品+传播因素”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