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WWDC 2017 的内容纪实已经有很多科技媒体网站陆续推出文章,下面仅浅谈个人感兴趣的内容。
久违的开发者气息
Cinema Display 显示器、Time Capsule 一个接一个停产;Mac Pro 三四年没有更新;甚至之前被媒体问道什么时候让 VR 头显支持 Mac 的时候,Oculus 的回答是「等苹果出了一台性能真正强大的电脑,我们再讨论吧」。
所以这次很高兴又看到具有“开发者气息”的东西了。宣布太空灰色 iMac Pro,官方支持独立显卡,macOS 上的 APS 文件系统,还有各种 VR 平台的接入的时候,欢呼声都非常高。简单来说,iMac Pro 就是一个性能很强大、有着顶级显示效果、很贵的、「bad ass space grey」的 mac 电脑。接着,借助惯用的系统深度整合,苹果在 macOS 上实现了各种 VR 平台和渲染引擎接入,在 Mac 上制作和消费 VR 内容都不成问题了。
但这就是令 geek 和专业用户们兴奋的地方:堆砌最好硬件的高性能机器,以及最消耗性能的内容制作。即使只是看看不买,知道专业市场仍在苹果视线之内,开发者也开心:)
AR 设备就在手上
苹果对 VR 和 AR 的态度有些许微妙的不同。对于 VR,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机器和开发环境;而对于 AR,显然有强烈的自行涉猎兴趣。掌握着算得上最优秀的手机硬件和软件市场,苹果明确表示在 iOS 设备上打造 AR 内容平台,更会吸引大到科技公司、小到个人开发者前来参与。
纵观现在对 AR 的应用,不管是大获成功的 Pokémon Go,还是自拍的时候加上猫耳朵,其实人们不会(也不需要)很明显地感觉到 AR 的存在。好的故事和合理的场景比标榜使用了多么强大的技术重要多了。希望 AR 技术在人人都有的手机上得到的是合理、高质量而非泛滥的使用。
iPad,取代电脑
相比电脑,更适合用 iPad 进行的工作有两种:需要用数位笔或手指触摸操作;移动中的办公。拉低 iPad 生产效率的系统。iOS 最初是作为一个内容消费平台而设计的,处理工作当然不合适。这次 iOS 11 针对 iPad 的优化,包括文件系统、可放置多个应用的 Docks、多任务处理和切换、文件拖拽,仍然传统生产力操作系统上必须功能的进一步补全。于是 iPad 终于有了专业设备的样子——文件管理系统,多任务处理,以及复杂的交互和陡峭的学习曲线。我也尝试在装了 iOS 11 的 iPad Air 2 上写这篇文章。
这也是有趣之处,装在 iPad 上的 iOS 和装在 iPhone 上的差异化越来越大,反而更接近一个为触屏优化过的 mac OS。专业的 iPad 系统会不会独立出来?复杂的系统和专业软件会不会催生教学行业?单纯作为沙发设备的 iPad 还会保留吗?
键盘是一个遗憾。除了增大至标准尺寸外,Smart Keyboard 本身没有变化,现场将 iPad Pro 放在膝盖上码字的记者,相信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足够 pro 的体验。
另外,iOS 设备又多了一个分辨率。
HomePod,先谈音乐再说智能
HomePod 出场很惊喜,但功能的克制出乎意料。跟大家喜欢拿来比较的 Amazon Echo 和 Google Home 不同,Home Pod 的核心围绕着音乐。演示中花了大量时间讲述扬声器和探测空间之后调节声音的技术,根据 The Verge 的体验 ,音质还是令人满意的。
大家期待的「智能」部分只停留在 Home Kit 和 Siri 上,没有透露出可以 连接手机上的其他 App,更别提像 Amazon Echo 一样开放接口了。也就是说,在 HomePod 上只能使用苹果的服务,不能叫 Uber或者订外卖。
至少在目前,使用 Siri 或者其他语音助手还是相当尴尬和沮丧的。为可靠性那么低的技术专门推出一款硬件,很难想象会成为主流产品。HomePod 作为家庭听音设备推出,可能是妥协的结果。下一次发布会,我们才能知道 HomePod 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