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讲课比赛中,老师问学生们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孩子回答说想当科研工作者,有的说要当音乐制作人,有的想做漫画插图师,还有的想当老师,将来桃李满天下……学生们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啧啧称赞,学生们有如此高的理想和追求,正是她想要的答案吧。
谁知,被叫起来的一位小姑娘低声说,“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这位老师没有听清,或者说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就再问一遍,小姑娘依然坚定地说,“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这位老师真的在那一刻愣了有0.5秒,然后她努力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复小女孩,“老师默默地祝福你!”
我不想品评这堂课,只是有感于小姑娘的勇气。与那些有着远大理想和报复的孩子相比,也许她显得很渺小,但是她能更加清醒的看待现实,就能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心中想什么,你就会关注什么,然后就会发现什么。果真如此,我在翻阅公众号文章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2022年,平凡才是最好的flag》,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找来看看。
我也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而且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可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这份责任有来自家庭的,更有来自社会的。
这让我又联想到另一位老师上课时设计的一个游戏环节。课前他给学生们摆好了8个凳子,挑选了8位志愿者依次坐好。然后让学生们依次躺到后面同学的腿上,除了最后一位同学的坐姿和凳子保持不变,老师依次抽出了其余7位同学的凳子,并让他们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坚持了五秒钟。我想,如果时间允许,其实孩子们可以坚持更长时间。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们谈感想时,孩子们都提到了责任,因为自己是这个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再累再难也要坚持。
想一想,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是重要的一环,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坚守好自己平凡的岗位,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不就是在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吗?
我每天把工作室老师们的文章发到朋友圈,说实话,会不会有人觉得我是在瞎折腾,是不甘平凡呢?其实真的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相比较而言,我比大多数同事们要幸运,因为我付出的努力被一些荣誉证明了。原先的我特别害怕被人看见、被人评说,现在的我早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似乎对这些评说有了些许淡定和从容。既然我是工作室的带头人,那我就想让工作室老师们的工作被看见、被认可、被关注,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尽我应尽的职责。
2022年,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脚踏实地做好我的本职工作,陪伴我的孩子走过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