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陈胜有二句传世的名言:一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是“苟富贵无相忘”。鲁迅有一篇小说的名字叫《少年闰土》,其中的主人公闰土是鲁迅儿时的朋友。之所以提起这些,是想在此聊一下“朋友(友情)是分阶段的”。
儿时的朋友,两小无猜,天真烂漫。学生时代的朋友既有纯情,又增添了许多说不太明白的东西。青年时代的朋友相互勉励,探讨事业、探讨家庭、探讨人生…。中年时代的朋友彼此提供人生经验、相互碰撞、激发智慧、沿着人生的轨迹行走。老年之间的朋友是回忆过去,是相互温暖。
最理想的朋友是从幼儿园起,一直相交不断直到老年。之所以说这是理想,就在于各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世上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幸运呢?
有因为人生理想不同而分开的,有因为工作状态不同而分开的,有因为家庭的原因(另一半处不来)分开的,有因为没有同步成长分开的,有因为不懂得分寸(想当然的认为因为过去的深厚友谊,我找你干什么都是理直气壮的,认为“友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分开的,有因为一方地位提高而分开的,有一阔了(有钱了)就变脸了分开的,还有因为误会分开的等等。
友谊的产生在于多个点和面的相互类同,相互吸引。之所以讲朋友分阶段,也就是说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你的思想、智慧、权力欲、金钱观、家庭观、上升的动力、接受“建言”的心态,自我反省自我修复的能力,对朋友的定义等一系列的东西的认知程度、掌握深浅、把控能力、运用水平、需求变化、取舍的不同等等,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外在表现。
比如你的朋友落后了,你愿意等他一段吗(心态的等待)?你的朋友高升了,不能像过去那样直白的相处了,你愿意随之改变吗?你格局高远了,思想深邃了,但你愿意拿出时间听朋友细细阐述他认为的高深理论,而这些理论是你五年前就已悟透了的吗?你一直提高自己,从高谈阔论的中心人物,从自视甚高的无畏之人,从凡事都要发言显示自己的高明之人,转而成为今天的低调、内敛、不多言之人;成为车上(轿车)人多时你自动去挤在后排之人;成为聚会时提前到达主动坐在上菜口旁边座位之人;成为征求你意见时你讲“大家定,我没说儿,咋定都行”之人时;,你还能用朋友所处阶层的心态,去交往那些依然高声笑语,依然炫耀无比,依然勾肩搭背的那些朋友吗?可能你还有这个心情可是世易时移、物是人非,所谓气候、土壤皆不在了之时,是你想对接就能无缝对接的吗?
例一:
一个资产过亿的赵老板说:我同过去的朋友、同学比是发达了些,但我有三条原则:一是他们若给我牵线提供了资源,那我要加倍的感谢他(一般认为的二倍),并且过年时我还要去串个门看看他,第二年过年时也要去看看他。此后不去了,但他今后一有好事,肯定第一个给我信息。二是他们家的红、白喜事儿,只要告诉我,我就随个礼。三是他们找我办事儿,我还要搭上钱,搭上关系给他们办,给我钱我也不要,让他们欠我的,但是他们一般的聚会我不去了(虽然我没去,聚会时他们也都会提起我的好)。因为我没有时间了,我的时间得花在较高层次的新朋友身上了,因为我需要他们(新朋友的帮助)。
例二:
有一个单位有几个30-35岁的同事,一起参加工作的,非常要好。他们不但在一起研究工作,探讨人生,业余时间也经常在一起打桥牌。谁的家中有个大事小情的,他们都一起去,像处理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尽心尽力。
某次他们中的5个人从外地开车回来,当时初春天气下着小雨,开车的是其中的单同事,因为一路欢笑车就开的快了些。当要路过一个“大岭儿”时,大家一再要求单同事减速,单说没事,不听劝告。在“大岭”的下坡时大家又不约而同的劝说单同事危险,要他减慢车速。单是越劝越不听,结果在躲一个突然出现的自行车时,车子跌倒了沟里。2个重伤,3个轻伤,最长的住了半年医院,短的也住了一个月医院。都出院了大家对不听劝的单同事的情谊也淡了,嘴上不说,其实心中都在埋怨他,而他自己在与大家相处时,因为心中愧疚也没有了过去的那份自然,一来二去的朋友关系就慢慢的断了。
例三:
有一群小学同学,有十几个人,他们一起上高中(不都在一个班),一起下乡(分在几个“青年点儿”,因为按父母所在单位划分“青年点儿”),先后回城工作,他们中有的进了机关,有的去了工厂,有的去了学校,还有的后来自己经商,还有后来出国了在美国开公司的。到了50多岁的时候,这些人中有二个人在外地干到了正厅级。一是在外地,二是地位悬殊了,这些人与这二个正厅同学的联系也就少了,因为大部分人的心态是不要“攀高枝”,人格不能丢。只有其中的一名做副经理的于同学经常与这二个正厅同学联系。我与于有多年交往,感到他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有几个特质:1.他当过营业员会分析人的心里。2.他们工作之前于也是个“人物”,并且同这二个正厅同学关系很好。3.凡是有人工作升迁、入党、提干、调动、红白喜事等等,于都及时了解并且打电话或到场。4.于有一套与“在上位”同学、朋友沟通、交流的手法。5.于也在“官场”,有理解二个正厅同学的心理基础。
比如于讲:1.他们二个官当大了,事儿就多了,他也就没有那些时间同你经常联系了。2.咱们其他同学你在思想水平上,境界上同他们都有差距了,很多问题已经失去了同咱们交谈的兴趣了,他们只是不讲出来而已,但咱们不能自己不知道。3.咱们也要自动的不再要求像同学时一样,与他们什么都平起平坐了,他们是同学也是领导。4.他们也很孤独,有些话没地方说,他们感情上相信咱们,可是咱们又没到那个境界,所以也没法跟咱们说。5.一般的小事就不要再通知他们了,他们要花很多精力与同级和上层交往,他们也不容易,我们得理解。6.咱们有大事了,真的整不了了,再找他们给出个主意,想个办法,能帮忙的他们肯定帮忙。7.他们忙,会议多,你隔段时间打个电话,关心一下,你就是不要脸了,就是不要人格,非得交往他们了,我看不是。8.同他们在一起时,不该打听的别打听,不该说的别乱说,你乱说他们要是不反驳你(他们是有政治责任的)肯定不行。反驳你了,气氛也会尴尬了,都不舒服了,就不好了。于的上述观点,我个人理解是一套同“在上位”的同学、朋友交往的心理变化之道、方式方法之道,这些个“之道”非常了不起。因为你的地位高了,与不如你的同学、朋友交往只要你低姿态、够诚恳、常交流,也就会被大家肯定了。可是同“在上位”的同学朋友交往,却是一门艺术。因为双方都要得体,都要对很多事看破不说破。当然干脆不交往了,那是再也普普通通不过的事了。
例四:
有三位非常要好的大学男同学,毕业后分到了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单位。刚工作时交流经验,叙述单位领导今天同我讲了那句话,我听不太明白是啥意思,你俩帮我分析分析。交了女朋友,第一时间让其余二人见上一面,给个评价,看看行不行。家里有个情况第一时间找其余二个帮忙,找关系,出力气儿。第一个结婚的婚后的很多周日,经常要找另二个去改善“伙食”。毕业10年后其中的二个人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这二人就轮流请三家人聚餐(饭店),这一轮流就是又一个十年。这个故事起初一看是三个同学不离不弃,不忘初心的例子,实则分析下来,那位经常被请的同学才是高人,原因如下:一是你们请,我就去,丝毫不看低自己,这需要宽阔的胸怀;二是聚会时难免东聊西聊,南聊北聊,说到你们条件好,我不嫉妒,我真心为你们高兴,这就不只是胸怀的事儿了,这是“达观”;三是我们一家人的思想、格局、言谈、举止与你们“平齐”,我又不是不努力,只是人生的际遇不同罢了,交往中我亦贡献了较高层次的智慧、经验。这里的“平齐”和“贡献”说明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求;其实他的内心世界(中国文化向内用力,追求“内圣”)要比那二个同学早一些“得道”了。那二个经济条件好的,如果只停留在“有福同享”这个层次,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如果他们二个能把握时间节点,考虑到你们请多了,他和家人会不会不舒服,会不会有回请的压力,并且经常性的这种聚餐也不同其他人(同学)讲(谁买单),那就更让人舒服一些了。如果他们能够进入他的内心,倾听他的“得道”之言,去除物质条件难免带来的“浮华”,从而实现在“精进”和“平和”、“顺境”和“定慧”之间的快速转换,那就是真的有“慧眼”和“慧根”了(可惜的是世上尽是些以一己之高之强之大,而揣度他人在己之下之人)。
朋友(友情)分阶段,相近相同的时候多交往,拉开距离的时候要会交往。并且过去的“铁的友谊”你也不能挥霍,因为“友谊”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你调整自我和不断为“友谊”去增加新内容、填充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