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要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安放所有美好的期待。但是,现实给了无数个狠狠的巴掌,让我们在血泪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N年前做家教的时候,有个学生的衣服,被火烧了个洞。然后,他和另外几个学生商议,就说是老师烧的,让老师赔。晚上,家长来接他的时候,他声泪俱下,说:妈妈,老师把我衣服烧了个洞,让她赔,一千多块呢。不信,你问他们,另外几个学生也点点头。他妈妈很通情达理,只是微笑着把孩子领走了,没说什么。我当时很纳闷,他撒谎就够了,为什么还可以哭得出来?为什么演技这么好?毕竟,才二年级的孩子啊。
很久以前,有个女生,吃住在我那,三个月。然后,我换租住的地方,带她一起看房子。她也看中了,第二天就悄悄地搬进去了。等到我第三天联系房东的时候,房东说,那个女生已经住进去了,说是我同意让给她的。然后,我请假找房子,因为当天晚上就要换地方,房东的女儿回来了,要住原来我租房的地方。不找住的地方,就要睡大街。
关于人性的话题,网上一搜,出来一大堆:女生和同事吃了个晚饭,回家晚了,被丈夫打死;某个穷乡僻壤的学校,衣冠禽兽老师把魔掌伸向未成年的小学生;员工不满被开除,提刀杀了上司;电影《二十二》里面悲惨的慰安妇 ;很久以前,地震,有人说:地震好,中国人多,死个几十万,缓解人口压力……
对于暴戾的人来说,同归于尽才是圆满的结局。人性的恶,走到极端,就是:得不到的,就毁掉。别人对他好,是理所当然。一旦不好,就该千刀万剐。你优秀了,会遭人记恨,你平庸了,会受人耻笑。人性的恶,就像是双眼冒着贪婪自私火焰的狗,它总能找到可以凌辱的对象,然后拼尽全力去作恶多端。
人心,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路。你永远都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即使,这个人,你以为已经了如指掌了。有人说:你太悲观了,看不到事物的美好,每天看消极的书,写消极的文章,看一些无关紧要的景。我想说:看消极的书,写消极的文,总比每晚花天酒地夜夜笙歌好。另外,看景,和大自然发生联系,大自然让我眼睛得到愉悦。如果和人发生联系,我就不确定,对方是人是鬼,傻傻分不清。而我天生呆头呆脑,很容易被伤害的。所以,还是觉得和人间保持距离是有必要的。
只要是人,总会有欲望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欲望,感情上的,物质上的,权势上的。人如果失去对事物的欲望,就会变得形同枯木。可是,欲望太强烈,又会裂变成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刽子手。欲望,有时,就是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止步的时候。怎么也填不满,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深渊。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和推敲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试探人性的恶的尺度。而是,如何维护人性,不让这个恶膨胀开来。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善良,但是不能放松对于人性深处的恶的警惕。不要觉得满大街都是好人,都是你的亲人、朋友,都不会伤害你。
有个小伙伴说:我永远都不会出轨。我问他:如果妻子不在身边,有个又美又善解人意的小女生,你会中招吗?不是不会出轨,是机会不够多吧?他想了半天,说:如果真有这个机会,可能也把持不住。
有次,跟小伙伴说:一个人去国外旅行。他们问:你不怕吗?你真胆大,万一被莫名其妙地杀了,怎么办?我说:只顾着看风景去了,没想这么多。但是,如果现在,一个人去国外旅行,可能会考虑到安全的问题。
有一种人在羞耻感上比普通人弱,他的内心只知道欲望,完全不受法律道德的束缚,想怎么发泄就怎么发泄,跟精神病患者一样。除非关进疯人院,给他一个枷锁。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让自己与精神病患者距离远些,再远些,直到他没办法伤害到你。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就离他远点吧,他会毁掉你的。这一生,要为自己负责,要学会自我保护。
人性之恶:贪婪、暴怒、色欲、懒惰、傲慢、贪食、嫉妒。只要“恶”找到一个载体,便可以把人类的良知踩在脚下,随时都有可能给任何一个人插上一刀。
伤害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伤害和痛苦中学会疗伤,一边流泪一边长大。你把所有的人都想的那么善良,把你自己的意愿加在别人身上,总觉得我们大家都是善良纯朴的,不伤害你伤害谁呢?世界没怎么变,是我们太善意地看待了。或者说它不只善意的那一面,是我们看待的角度太狭隘。
如果作恶付出的代价不够大的时候,几乎人人都想作恶。如果你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被欺负,不去反击,那你的下场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幸运的是,人性本恶,但我们可以一心向善,用微弱的力量,一点一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