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简书,你好!
我是凌晨的周娟娟,偶然发现在这里写字的界面比单纯在WORD上面好太多,所以我来了。
我想把这里作为一个练习场和试验田开启我的自我运营之路。
一、我的写作计划(关于目标)
我是一个没有早期障碍的人,这应该是一个基础,我很容易自律。
9点钟上班,我以前7点起床,现在我把闹钟往前提前2小时,凌晨5-7点,作为自己的专属写作时间。
我希望这能成为一个习惯,贯穿一生。所以这几乎应该是一个一生的计划。
我说过,我没有早起障碍(对应的,如果熬夜晚睡几乎等同于要命),根据我过往的经验,5-7点应该是我最乐于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在凌晨将亮未亮的暧昧的天光背景下,嗯,我很容易达到高潮(额,我指的是创作)
已经连续实验好几天了,闹钟都能顺利把我叫醒,还不赖,确实周遭都在熟睡,我一人独醒的感觉,很爽。
而且作为一个2岁孩子的妈+一个职业女性,白天的事务几乎是一地鸡毛,很少在白天有这种创作机会。这种无中生有的2小时,像一个人的小秘密,甚至有偷了时间的感觉。
更神奇的是,白天我并不会因此而犯困(在早上喝了咖啡的前提下)。
真棒。
二、我要怎么写?
怎么写?当然是每天写啊,尽量篇幅不要低于1000字。
另外我有做PPT的经验,所以根据我的习惯,一定要保证出货的话,写一篇60分的文章,应该是先结构框架,再内容填充,而文章结构最好也参考PPT,有明显的分页(段),所以放在一篇文字里,至少要有篇章或者段落这样的区分。
我想只有有一个可以写的主题,这样的方法写出来的东西,至少不会烂到不能看,我说了,就是60分而已。
当然,如果特别有想法,下笔如有神的话,可以跳出任何方案。因为逻辑可以直接在脑海里搭建。
然后就是利用修辞。
能够很好的使用修辞的人,基本上就是天生的写作者,很多作者我们直观觉得他擅长写作,也是他的行文特别精妙,有一种“哇,好贴切”“这样比喻好有趣,我怎么想不出来”的感觉。很易读。这点上无疑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的。尤其是把一个特别枯燥的方法,或者人人都懂的道理说得很具象,很有代入感和画面感,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少年时期就是作文范本的文艺小盆友,我现在的修辞能力比以前低了起码60%。需要重新积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写读书笔记,解构别人的修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我想写些什么?
我以前写过生活散文、母婴干货(今年还被大V发了好几篇)、装修经验、小说。
另外作为一个房地产和产业地产的从业者,在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位甚至是户型鉴赏上有些心得,实在没有写的,说说这些也行,算是对自己思维模型的一个锻炼。
甚至可以请我家郑大锅来分享建筑电气工程的干货(不过话题好像更适合上知乎?)
我觉得能写能读的长篇小说和诙谐的满是段子的杂文最牛逼,对我来说也最难。这应该是我的终极目标。
暂定这些主题,都可以尝试,刚开始就是一个试错阶段,至少尝试了,才知道自己哪些行,哪些绝对不行。后期通过读者的反馈和自己的深入程度来纠偏。
最后聚焦,有自己的行文定位。
四、想要达到的目的
1.以写作带深入思考:最近觉得好像没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的时候,我的思考深度就很浅,以至于说话、做事都没有深度。这是危险的。所以写作会被视作我逼迫自己往深里思考的一种打卡方式。
首先是和自己对话,如果只是泛泛的话,起了个标题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只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然后输出,才可能有可读性。
2.以写作为目标而促使自己深入学习:同第一条,自我挖掘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就是需要自我充电的时候了。以写为目的,才有可能要求自己在学习时候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边学边思,才能形成思想和创新。
当我有这些想法了之后,我突然发现,连以前读来消磨时间的《故事新编》,都有很多可挖掘的,鲁迅爷爷给我们埋了好多宝。
3.找到人生新的可能。这个没什么说的,且写且珍惜。万一我有一天写得足够好,好到可以变现呢,哈哈哈……这个不展开说,反正离开舒适区,去探索新的可能,一定有新的收获。无论如何都很棒。
即使我的字没有一个人读,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我就可以把“一个坚持5点早起”作为一个牛逼的谈资了。
以上。O(∩_∩)O~
这是一篇包含策略的个人计划,这也是给简书的情书。
明天见!
PS:今天发布这篇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了,但今天依然是5点起床的,开了电脑一直在看简书的其他文章。只是6点才动笔,没有写完,上班又接着写。
都是碎片化阅读害的,专注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我目前急需重新获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