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座18线小城市里面。家里也是响应了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就成了父母唯一的小孩。父母也是最后一批下乡的青年。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二胎,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要是抓住,是要被强制打掉的,或者是双方是要被下岗的,妈妈有了二胎,也是去流掉的。这个事情也是我三十多岁,无意中和妈妈的交谈中,聊到的,后来的我常常问妈妈,如果下岗的话,也许他们早就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那群人,妈妈总是说,那个年代的人,胆子都小,都是吃大锅饭的,群体思想很严重,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意识和想法。有时候我在想要不是我来得早,我可能就是那个被打掉的小孩。
小时候的时光总是很美好也很短暂。那时候的父亲在一个大厂里面做销售,随时父亲的升职调动到北京,我们家的条件也是肉眼可见的提升。在厂子弟的学校里面,虽然我的成绩平平,但是每次都能被分到好的班级,安排到好的前排位置,同桌无一例外的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记得刚读初一的时候,母亲的一个同学带着10岁的女孩从加拿大回来看父母。那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人都是带着高光的,我可是只能在电视里面看看,第一次见到晓晓(母亲同学的小孩),记得是妈妈带我去她们家,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笑起来嘴角旁边有2个可爱的小梨涡,穿着一看就是从大城市来得女孩。虽然我比晓晓大,但是才高一点点。我带着无比崇拜的眼神开始和她交谈。好奇外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国的圣诞节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小孩子的友谊总是很快就来到,晓晓和我很快就熟络起来了,也答应晚上来我家住,(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关系好的总是拉扯着互相在对方家住)。记得和晓晓回家的路上,大概是3个公交车站站的距离。一路上的我们,聊着聊着,我就开始让晓晓教我英文,一路从0用英文一个一个轮流说,母亲跟在我们旁边,时不时也插上几句话。从那个时候,我就忽然萌发了我想要去加拿大读书的念头。当时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那可是大事的。出去留学的人少之又少。和晓晓度过了美好的周末,生活归于平淡 ,过了一段时间, 晓晓她们回去了加拿大。
出国留学的种子在我心里算是种下了。后来到了初三,学业特别多。虽然我自我感觉很努力学习,好像那个时候的我对于学习是完全不开窍,虽然现在我还是一样不开窍。自己自以为是的努力再把自己以及家里人感动了,也就不能在责怪我成绩不好了。小学开始就学着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听流行歌,同学们也开始讨论最近乐坛有出了哪个新人,最近又买了谁的新专辑,记得第一次听孙燕姿的歌就深深的被吸引了。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青涩,开始跟着唱流行歌曲,慢慢到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有孙燕姿的消息,就开始莫名兴奋。那个时候第一次听到新加坡这个国家,我想孙燕姿这么美好的人,一定是来自美好发达的地方,到了高一,虽然进入了重点班(通过家里关系)。成绩在班里是垫底的,名次是倒着数的。刚开始还是觉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渐渐习惯了。
记得进入高中后,认识了以前就听说的金樱子。小学的时候,金樱子就因为她的名字以及她是朝鲜族而在学校而出名。毕竟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里面,有少数名族是很稀奇的。那段时间,我们2个女生天天在一起学习,天天互相诉说着各自的理想,互相交换着各自买的磁带换着听。后来知道金樱子的姐姐在日本留学,那个时候就非常羡慕能出国留学的人,但是我的目标很明确,不说英文的国家都不是我理想的出国地。高三的学姐学长们马上要到了放榜日,我听说了父亲的同事小孩高三念完被送到加拿大读书的事情,就开始在家里一直说我要出国读书。后来妈妈也开始咨询出国留学。有中介推荐了新加坡,原因是费用低,环境好,还是华人环境,安全。那个时候我马上就跟妈妈说我要去新加坡,我只知道孙燕姿也是那个地方的。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华人国家,但是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文,我也可以去学英文。就这样子开始妈妈着手在帮我办理手续,到了高2暑假的时候,我知道年底我就会去新加坡读书了,虽然那个时候妈妈给我请了一个数学老师专门教我微积分,因为我在新加披的数学考试里面会考到。(新加披的数学是内容浅但是范围广)出国前,我需要用中文先学一遍,打好基础。那个时候,通过中介也结识了比我高一年级,不同学校的刘芳。我只知道刘芳的父母是下岗后,在我们那边有名的商业街道开了一间卖音响的店。为此双方的父母也互相认识了一下,因为接下来两个女孩很快就要去新加坡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