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我很高兴地一个人去看了夜间7点到9点的那场,回江北时,坐在出租车上哭得稀里哗啦,我摇下车窗,望着灯火璀璨的城市,风猛烈地往我脑袋里灌。突然想把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告诉张嘉佳,我打开微博精心地写了一段文字,斟酌再三后点了发送,后来,可以预料般地石沉大海。
同样如此,因为“青茫三部曲”喜欢上了年轻有为的作家刘同。每次转发他的微博的时候都刻意地配上一段自己的看法,然后颇有心机地艾特出刘同,结果,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应。
人在梦想前总是疯狂的,连最内敛含蓄的表达在旁人看来都有些天真,甚至愚蠢。
我在跑步的时候总是会想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些时候也想些生活中琐碎和烦恼。
我很郁闷,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回应呢?直到有一天我和爸爸去看了一场某歌星的演唱会,当时场面震撼,四处都是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最后我们实在挤不进去只好挑了一个较高的地理位置静静地听着。爸爸说那场面应该有四五千人吧,我震惊不已,原来四五千人这么多啊!那是我第一次对人数这个概念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
刘同和张嘉佳的微博粉丝都是两千多万,我的妈呀!那可是当时演唱会到场人数的5000倍!我的大脑试图想象出那些画面,无奈陷入死循环。
后来我也就理解了,如果每人都发一条消息给他们并要求必须回复的话,那他们每天什么都不干只坐在电脑前回复时间都不够用,更何谈有时间去工作和写书?
比起对我无聊的高谈阔论做出回应,我还是更希望他们能够写出好的作品,这是作为一个读者的最基本的修养和信仰。
有的时候张嘉佳和刘同在发微博时会艾特出某个或者某几个人,也会偶尔转发别人的微博。但那些人大多数是在自己的行业里或多或少都做出了些成绩的,粉丝都过万的“名人”,回头再看看自己的微博,冷清凄楚的几十关注量,心就凉了一大半,大概这就是圈子吧。
刘同在给里则林的《像狗一样奔跑》做序时说,“你必须先伸出自己的手,别人才知道如何扯你一把,如果你认同这句话,你也能认同这本书的作者里则林应该就是千手观音。”
如果你也是一个活在万众瞩目下的优秀的人,你的圈子是不是也充满了像他们这样厉害的人,那么,你们之间是不是会经常像絮叨家常那样的聊天?
然而,命运并没有给你这样的高起点,它是要让你自己去通过努力上演一场逆袭的好戏。
或许你现在还被埋没在芸芸众生之中,或许你现在还抬头仰望着那些站在高处的人们,或许那些高度让你不禁胆战心惊。
古人教导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头会谦卑,仰头会看见阳光,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仰头会时刻提醒着我们有人比我们强,我们还需要去更高的地方,可一辈子都仰着头,脖子会特别累。
不想被淹没,就拼命向上伸手,不想被埋没,就拼命向上攀爬,终于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梦想其实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没有人会比你更合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