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新设计一所好学校》一书,其中的第三章“发掘更多的学习空间”给我一些启发。书中说到过去学校建筑设计哲学是遵循“房间——铃声”模型。这个模型的设计让学生随着铃声起从一个房间快速移步到另外一个等同的房间。书中关于“工作室”这个词进行了描绘,这个词意味着一个充满机会的空间——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容纳了自己用来练习的所有材料,而且它将邀请外部世界进来。“工作室”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学习灵感的空间,带来真实的学习机会,并且跟周围环境密切相关。这个空间既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存在,也作为一个精神空间存在。这个空间是安全的、滋养的、鼓舞人心;其功能是灵巧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它支持各种学习互动,传递积极的信息。
这样的学习空间,可以是教室,也可以单独改造。而育英学校的老师们,却很有智慧地把教学楼里现成的开放、半开放式空间创设了一个个类似的学习“工作室”,吸引着学生们,来到这个空间观察、交流、探究、学习。
一、楼道里的“人体模型”
走在思成楼一层二层的大厅和楼道里,会突然被眼前的物体吓一跳,原来是该年级生物老师摆放的“人体模型”,有时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绕在这些模型的四周,我发现他们要么摸摸这些模型,要么议论着什么,要么在静静的思考。
生物老师宗光子说:“《生物》七下教材的内容是“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知识一直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我们把人体结构模型安放在大厅和楼道里,方便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讨论。模型摆出后,马上就有很多同学聚拢在模型前探讨人体器官的特点,甚至有大胆的学生把器官模型拆下来,仔细观察后,又拼装回去。”
其实,这种做法在上一学期就开始了。生物备课组老师们认为,生物虽然就在我们身边,但如果站在生物学的角度去看,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甚至晦涩难懂,于是备课组决定采取“感性认识先行,引发理性思考”的策略。
下面是生物老师牛冬梅向我介绍他们的做法和思考。
上学期,学习种子结构这一内容时,生物老师提前将莲子、花生等植物种子(教材中并没涉及)摆放在楼道中,下课后学生三五成群的凑过来边吃边解剖观察,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小吃货的脑袋上冒着思维的小火花。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探讨吃的是哪部分结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当同学之间有不一致意见时,还会翻阅教材作为佐证。更有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介绍了有关莲的其他器官的结构和相关诗句,更加丰富了楼道中同学们的学习资源。学生们一边吃着莲子、花生,一边欣赏着古诗古韵,岁月静好的自主探究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也拿来自己家中的小动物(如我发现过一个小海龟),摆放在楼道中与同学们一起观察和学习。楼道成为了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互呼应,又拓展延伸。
这些场景不仅仅发生在楼道里,老师们还煞费心机的在办公室、教室里创设类似的场景。学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如何让学生的观察实验在日常学习中随时发生?备课组老师在办公室里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角,满足了学生突发奇想的显微观察,或是简单的实验探究。
每学年图书馆采买,生物备课组的老师们都会精心挑选很多既通俗易懂又专业的书籍供学生选读,在课堂上也会根据教学内容推荐相关书籍。为了让学生们就近读到这些生物书籍,把图书馆搬到了办公室,学生阅读起来更加方便,也成为查找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备课组在开展每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之前,都会在集体备课时挑选出一些与本章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由课本拓展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提前阅读教材或是查阅资料的方式主动学习自主研究。
上学期学习种子萌发这一章节内容时,在学习之初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制作简易豆芽机为家人发豆芽?在将近两周的时间内,学生通过课前思考、课上学习、课后实践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由于探究题目不同,各小组又通过课上汇报交流互相学习。让老师更为欣喜的是个别有兴趣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探究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参加金鹏科技论坛。例如,宗光子老师指导四初二1班学生魏靖翔和孟令轩完成论文《神奇的蒜苗——探究土壤对蒜苗生长的影响》并获得金鹏科技论坛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牛冬梅老师指导四初二6班学生赵核榕完成《自制简易豆芽机》论文并获得发明创造类三等奖。
在本学期,学习人体的营养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记录下自己午餐的食谱。课上同学们共同分析校内午餐食物搭配,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校午餐丰富多样且营养全面。也有学生抱怨说,现在吃饭有点儿“累”,不仅要考虑自己喜欢吃啥,还要考虑如何选择食物配搭才科学合理。我们想这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吧。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探究,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家庭做出饮食指导进行实践应用。
老师们在学生身边为他们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希望孩子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若我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若我爱学习,时时处处都行。
宗光子老师说:“学习资料不一定都是文字形式,模型或者实验器材是更“生动”的学习资料。楼道里这小小的改变,使课间多了很多探讨问题的身影……”
二、半开放空间里的物理模型
无独有偶,在思明楼二层和三层的教室中间各有一处半开放的空间,我经常发现有几个学生喜欢待在这个地方,有的坐在这里读书,有的站在一些看似像小模型或玩具的东西旁边观看,用手摆弄。
我找到了物理组的孙捷老师,她领着向我介绍做法。原来他们也是把实验室的一些适合摆放在外边的模型或实验器材放在了这两处空间,有的还是老师在网上自己购买的。有摩擦轮转动、蒸汽轮机、皮带传动、链传动等模型。孙捷老师还拿给我一盒橡皮看,我很疑惑?原来在二楼空间里放着一个看着很劣质的塑料小鸟和一个三角形模型。孙老师把两快橡皮塞进小鸟翅膀内,把小鸟嘴巴尖放在三角形模型的顶端尖顶上,奇迹出现了,小鸟稳稳的平衡在三角形顶尖上,像飞起来一样。其实这就是平衡的原理,这个模型叫平衡鸟。另外,我们又看了一个有长短不同铁质条并排在木板上做成的东西,用一个木锤敲打,会发出各种音调,孙婕老师说:“这是因为铁条长短不同产生频率的不同。”孙老师还说:“在教室里他们也放了一些类似的东西,学生可以在课间去观察、玩弄。如果相关的知识没有学习,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继而激发兴趣,在课堂上他们会更加专注的学习。如果是相关知识学习了,他们还有机会继续观察探究这些模型或现象,因为毕竟一堂课时间有限,课下的继续学习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还可以满足部分同学更多可能的探究需求。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课间同学们来到这里,可以增进交流,可以放松心情,减缓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我认为,这种空间为学生营设了一个自由交流和非正式学习的场景。
于校长对这种教学现象是这样思考的,对我们应该有很多的启迪。一是,我们的教学器材一般都是放在仓库中,上课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用完再放回去。而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仔细的近距离的观察、学习,无疑,提前“摆”出来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宁肯用坏,不能放坏,更不要担心学生的破坏”。二是,两位生物老师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突出突破”近期教学的重难点。这给我们的各科教学带来很大的启迪:教学绝不仅仅在课堂上发生!如何把这一做法系统的设计、推广,值得探索;我认为,这是把我们的教学引向深度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
这几个学科教师的做法,正是学校提倡的“我的班级我做主,我的课程我研发,我的教学我负责”办学理念的具体落实。这是一种“大教学观”的大胆探索。
三、“两套教学大纲”课程观与“双重规划”课程实施
这让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教学大纲”的教学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套大纲,应当是通常意义的教学大纲,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课程标准;第二套大纲,则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师本课程或学本课程,是为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素养的一种补充材料。
以生物学为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生物学里有大量很难理解的、很难识记和在记忆里保持的理论概念。于是,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如生命、生物、遗传、新陈代谢、有机体等科学概念时,他便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学生专门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个“第二套教学大纲”里,就包括阅读这一类小册子、书籍和文章。
读了这些材料,学生激发起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青年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学,引起了对周围自然现象(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代谢现象)的兴趣,提出了很多疑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越多,他们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这个智力背景,包括课外阅读材料。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还包括劳动实践和观察大自然等。
当然,强调阅读课外资料,并没有否定强化记忆;强调劳动实践,并没有否定课堂学习;强调观察大自然,并没有否定用好教材——我们应做的是,适当补充,适当兼容,把课外阅读、劳动实践和大自然观察,科学地补充到课堂学习中去,也就是在“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发展智力。
我校生物学科和物理学科老师们的实践探索,属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教学大纲”课程观。《像冠军一样教学》一书中介绍了一种教学技巧:双重规划,为学生在每个时间点的表现做好准备。“双重规划”是指你和你的学生们在课程的每个阶段要做的规划过程。这个规划可以使你通过学生的视角观察课程,确保平衡地采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双重规划”类似一个简单的十字分类图,你的行动过程列在左边,学生要做的事情列在右边。或者,你可以更进一步,通过设计不同的课程材料来进行“双重规划”,例如讲义、手稿、笔记模板、指定的阅读材料、课程包等。
放在楼道里、办公室里、教室里的任何空间的书籍、图片、教学模型、实验器材等物品,就是教师在“双重规划”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更加开放、宽松的时空里,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有机结合,让教学超越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让身边的事物、信息成为自己的学习资源,甚至让整个世界都成为学习的课程,让“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理念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