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拖延思维极强的人,最近在读《终结拖延症》。想通过一套科学理论的方法,终结长期以来吞食自己生命的思维。
本书的作者威廉·克瑙斯,是一位有着超过25年执业经验的心理治疗专家,对拖延行为有几十年的实验研究,成功帮助数万人解决了拖延苦恼。
一. ABCDE法,终结拖延思维
在诸多心理自助系统的建立者中,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是独特的一位。他提出了著名的ABCDE方法,你可以学习用来对抗拖延思维。这个系统提供了一套框架,用以组织拖延信息,并且描述了怎样挑战并改变拖延思维,以下是它的具体框架模型。
A (Aversive or Activating)代表了诱发事件,不管是为了减肥而放弃你最爱的料理还是运转一个困难的项目,都可以是诱发事件。
B (Believe)是指个体在遇到事件后的相应而生的信念,及他对一个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估。不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这些信念经常出现。非理性的拖延信念包括“以后再做”等,而理性的信念则包含“立即行动”。如何解决两种信念的冲突,决定了你将走上拖延还是立即行动的道路。
C (Consequences)是特定情境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对于那些不愉快却迫在眉睫的任务,你持有某种信念,而这种信念的产物,就是这种结果。
D (Disputing)表示对拖延行为进行干涉,并且用基于事实的对立信念,去替代原来的想法。
E (Effect)是指质疑、挑战和对抗拖延思维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可能是外界所期待的,也可能是你个人所期待的。
二. 两个应用实例,应用ABCDE法告别拖延
1. 终结“以后再做”思维
美佳面对公司的季度总结报告,陷入了拖延。拖延数周后,美佳决定周末完成这份报告。
周日午饭后,她打开电脑,想要写东西的那刻,她退缩了,下面就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当美佳准备写报告时,听到草坪上高草的召唤 : 她得去剪草。
美佳走向剪草机,拉动绳索。这一刻,她仿佛听到了拖延的声音。
她想,等她剪完草之后就把报告写完。这个想法让她宽慰很多。
剪完草之后,美佳看到邻居在游泳池旁边喝着柠檬水,就走过去与她闲聊起来。
跟邻居闲聊之后,她回到家里做饭。
吃完晚饭之后,她去小睡了一下。她对自己说:“我稍后开始,等我有精神了就开始”
从小睡中醒来,她发现晚间新闻时间到了。她再次告诉自己:看完新闻,她就是熬到深夜也要把报告写完。
新闻结束了,她回到电脑前。她无法控制地点开了“蜘蛛纸牌”,沉溺在游戏里。
她再次意识到时间时,已经深夜了。她安慰自己说:“我明天早起一定做完” 。最后,美佳请求老板延期,或草草地交了一版文件。
美佳这次交完后,决心下次一定早点开始,结果每次还是一如往昔。最终,美佳情绪低落,天天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美佳经常性延期且完成任务质量不高,老板对她越来越失望。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不知不自觉成了 “美佳”。“以后再做”的思维,常常使我们情绪烦躁,痛苦不堪。更关键的是,我们一直重复着拖延思维,对其看似无能为力。
我们应用ABCDE法,终结“以后再做”的思维。
A. 诱发事件:
美佳的诱发事件,是面临截止日期的撰写季度报告。
B. 所持信念
还是待会儿再好好写吧
C. 所持信念产生的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
最初短暂的放松,紧跟着自我纠缠、无尽放大的压力,和更多“待会儿一定开始”的承诺。火急火燎的最后冲刺和找各种理由以求延长期限。
D. 干涉与拖延相关的信念:
这份报告很复杂,时间很紧张,需要基本的写作和总结报告技能。我具备良好的分析、组织材料和写作的技能。
(如果美佳坚定以上信念,她就不必处理那些与报告有关的放大的负面情绪信念或拖延模式了。这种反现实的思维,在今后实践“立即行动”时会很管用)
这种信念产生的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
实现提高自我效能、提前完成报告的目标
E. 产生的效果
① 符合现实情况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稍后再做的思维是一种自我欺骗,它阻碍了积极地执行
“立即行动”的效果:可以把任务看作自我成长的方式,开始制作报告并善始善终
② 能对相关负责人产生积极作用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推迟会不断影响到自己或其他人,并且很可能会耽误别人的事
“立即行动”的效果:及时完成工作,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业绩评价和加薪
③ 会让情绪放松和舒适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当我拖延时,我觉得压力很大,情绪也变得紧张
“立即行动”的效果:我着重改善我能控制的部分,把任务细分,并积极完成任务避免紧张过度。
通过应用ABCDE法,美佳反思了自己拖延行为,认识到自己主观意识无形放大的负面情绪。
之后,她树立正确的反现实思维,增加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念,对比了“以后再做“和”立即行动”产生的不同效果。最终开始了行动,顺利完成了季度报告。
2. 终结“晚睡”的恶习
大部分拖延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我们明明说好晚上11点睡,且设置多个闹钟提醒。
当我们躺在床上那一刻,想到自己有微博消息没回。急忙打开手机刷了微博,并处理了消息。
当再次准备入睡,想起今天微信朋友圈还没刷。打开手机刷了朋友圈,了解了朋友动态。且看到几篇文章,看完后已到凌晨。
放下手机,再次鼓起勇气睡眠,不自觉点开了视频类APP,观看“青春偶像剧”亦或是“热门综艺”。此时,已经凌晨1点,你已经困得不行了,抱着手机匆匆入眠。
第二天起床,眼睛酸胀,告诫自己下次一定早睡,并在手机里写了大大的备忘。结果,情况周而复生。你伴着长长的眼带和深深的悔意,始终没有走出拖延的恶圈。
我们试着应用ABCDE法,来终结“晚睡”恶习。临睡前,分析自己的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终结恶习的信念。
A. 诱发事件:
迟迟拖延不睡
B. 所持信念
刷完微博、微信,待会儿就睡
C. 所持信念产生的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
最初的满足感,紧接着带来一系列影响睡眠的行为,手机越刷越兴奋。最终抱着手机困到不行,拖延至凌晨睡去。
D. 干涉与拖延相关的信念:
早睡没有那么困难,我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微博、微信明天刷一样不会遗漏昨晚信息。我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我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
(如果我们坚定以上信念,就不必着急处理拖延我们入睡的微博、微信消息。这种反现实、给自己信心的思维,在实践“立即行动”时很管用)
这种信念产生的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
及时放下手机,实现早睡行为
E. 产生的效果
① 符合现实情况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 以后再做是一个谎言,我们迟迟不去做,让自己身体越来越差,生物钟紊乱无序。
“立即行动”的效果:可以长久地给自己信心,早睡可以实现。第二天,更加自信,精力更加充沛。
② 能对相关负责人产生积极作用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严重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立即行动”的效果:自己订立的目标及时实现,满满的幸福感。长期早睡,自己情绪越来越稳定,身体越来越健康。
③ 会让情绪放松和舒适吗?
“以后再做”的效果:当我拖延时,我觉得身体疲惫,眼睛酸痛,情绪也变得不稳定。
“立即行动”的效果: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晚睡的行为,情绪放松与愉悦。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拖延时,拖延的解决就变得简单一些。树立正确的反现实思维,增强战胜拖延的信念。反思自己的行为及随后产生的效果,你将战胜拖延思维,立即行动起来。
最后,送给大家一张用ABCDE法终结拖延思维的表格。
当你遇到拖延思维产生时,试着用案例的方法填写表格,你会发觉拖延行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以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