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雨下了将近一个月,每天拉开窗帘,目极都是一片氤氲雾气,亦真亦幻,世界变成了茶盏上腾起的烟。
这是江南的雨,淅淅沥沥,是一副温柔和气的样子。在这样连绵不绝的细雨中生活,让人有一种诗意的错觉,仿佛踏过某条迷蒙的小径,就能到达神霄绛阙——此间不是此间,是通向万千平行世界的桥。
喜欢下雨还有一个原因,是空气。
不同于末日感浓重的雾霾,下雨天,到处是清冽湿润的空气,可以自由地开窗,自由地外出,自由地运动……因为呼吸的枷锁被解开,人能活得像一个人。
雨中漫步在西湖边,已经可以嗅到梅花的气息,它们是这片土地久远的主人,兀自开放,兀自凋落。我始终相信植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有自己的情感和节奏,这也许便是《沉默的情感》震撼我的原因。
它们在成为雕塑之前,是树。
在看展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布鲁诺·瓦尔波特的名字,知道这个展,也只是偶然。但有的作品,即使你对它一无所知,它也能一瞬将你击中,也许这可以形容为缘分,或者说,你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
《沉默的情感》便有很多这样的自己。雕塑是布鲁诺按照真人模特一比一的比例雕刻,站在它们面前,就像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它们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你却听到了它们的故事。
我很喜欢雕塑的细节,特别是那些木头原有的裂口,它们笔直地炸裂在人物的颈口,背部,胸前,像是一种由里及外的反抗和宣泄,让沉默的雕塑爆发出炽热的情感。
布鲁诺的模特都是青春的,年轻飞扬的躯体被端方持重的树木重塑,生命的华彩被一刀一刀镌刻保留,从此树木有了眉眼,forever young。
这是一片情感的深海。快乐,悲伤,沮丧,颓废……似乎所有的情感在这里都能得到回应,然后大家一起沉下去,沉下去,周身被海水温柔的包裹,内心一片平静。
艺术,也许便是为了让人找回内心的平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