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我的面前会出现那样一座房屋,与周围钢铁铸就的森林完全不同。我怀着好奇心,打开院子的栅栏走了进去,木头的墙体和屋顶,在我眼中愈发清晰。
这里是哪里,我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开门之后,幽长的读书声传入了耳朵,我看见一个人,青丝长袍,盘腿而坐,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我看见竹简上写着“道德经”三字。
坐在桌前,桌上摆着一个洁白无瑕的贝壳,不知何用。
或许是听见了开门声,他转过头,竟然是一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
他微微一笑,“啊,你来了。”
“你是谁?”我问,语气却异常平静,似乎对于我们一模一样毫无惊讶。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同出而异名也。”
说完,他又读起书来。
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挥了挥手,示意我过去。我屈膝坐在他对面,指着他的腰间问道:“此为何物?”
“此乃玉。”
“何故佩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又何故读《道德经》?”
“为道。”
我摇摇头,眼中尽是迷惑,“不解。”
“不妨出去看看。”
我心想,外面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可看,便没有动。他袖袍一挥,我觉得一阵头晕,睁眼一看已经来到了屋外,景色却完全不一样了。
一道潺潺流水从远山上流下来,清净透彻,底部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一只丹顶鹤站在溪水边,头扎进水里喝水。
我问丹顶鹤:“何为道?”
丹顶鹤看着我,反问道:“可有思绪?”
“没有。”我答道。
“不,你有。”说罢,它挥动翅膀,向远方的高山飞去。那只丹顶鹤在我眼中变成了一个小点,在青山的绿色背景中,攀升着,飞翔着,最后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我再次看向溪水,问道:“何为道?”
流水静静流淌着,我又问,“为何不答我?”
“圣人行不言之教。”
我看到溪水两边的小草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游鱼快乐地在水里嬉戏,还有刚才那丹顶鹤悠闲地饮水,万物因水而生,而水却从未居功,永远在最低的地势行驶,为了洗净其他东西而不惜把自己变得浑浊。
这时,他从屋内走出来,“现在,可解?”
“半知半解,未知未解,似知似解。”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