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印度的坑极大极深,且不说邦币和目录未见的品种,克书里列出的就已经洋洋大观了,能收到的不过九牛一毛。很多小编号、昂贵品种暂时都未能如愿。即便是收到手的,很多品相也惨不忍睹。
印度历史悠久,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命运多舛,屡遭异族入侵统治,境内邦国林立。
1947年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前,以英国及东印度公司对其的影响最大。
本帖主要介绍1835-1947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在英属印度地区发行的普通品种硬币。
概述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The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
英国东印度公司最早于17世纪40年代开始,在马德拉斯设立造币厂,铸造发行“毗者耶耶加罗式”钱币。
18世纪晚期,英国人开始在印度采用一种新机制币。由于英国蒸汽铸币机的发展,使得在英国本土铸造铜币并航运到印度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为东印度公司委托英国造币厂生产钱币提供了可能条件。
最早的委托铸币是1791年为孟买生产的 ½、1、1½和2派斯铜币(64 派斯=16 安那=1卢比),钱币上均铸有公司标记和天平图案。
此后东印度公司先后为马德拉斯委托铸造了两套钱币,一套是1794年运至的1卢比的分数币,铸有公司的徽章。
另一套是1803年运至的,以南印度的零钱为面额并铸有铭文图案,面值为Cash和Dub(20 Cash=1 Dub)。↓
东印度公司(1835-1853)
自1835年起,东印度公司的三个主要造币厂(加尔各答、孟买、马德拉斯)联合起来为整个英属印度生产统一的铸币。该币以莫卧儿铸币的标准为基础,但使用英国的铸币图案。1/12安那、½派斯、¼和½安那铜币上铸有该公司的徽章;¼、½卢比银币和12莫哈尔金币上则铸有威廉四世的肖像。
¼安娜铜币的种类和区别不少,收集到4种不同版别,分章型币型,字体也不同——
维多利亚于1837年继位,次年加冕。1840年起在印度发行银币,有2安娜、¼卢比、½卢比和1卢比4种面值。VICTORIA QUEEN文字位于头像顶部的、发梢单条的,俗称单辫(如下图2安那);文字位于头像两侧的、两个发梢的,俗称双辫(如下图1卢比);两种同时铸造发行。
小编号很多,一般收齐两种头像、4种面值,共8枚即可。暂仅有两枚——
印度(1862-1947)
东印度公司于1853年被废除。从1858年8月2日起,公司的财产和行政权力移交给英国王室。
1862年起硬币改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名称,仅标注INDIA。女皇头像改为戴冠,仍沿用VICTORIA QUEEN名号,简称女皇版,按面值区分有4铜4银。
1875年1卢比,独立编号——
维多利亚在1876年加冕为印度皇帝,1877年起币面铭文改为VICTORIA EMPRESS,简称女帝版,按面值区分有4铜4银。
爱德华七世——在位期间共发行8种面值的硬币,新增1安娜。三种铜币又分copper和bronze两种材质,总计11枚。
乔治五世——首版发行于1911年,即著名的“猪卢比”。虽然只有5种,但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¼卢比和½卢比。
仅有¼安那和1卢比两枚常见品种,其他3枚暂借用网络图片。
把大象鼻子加长后,新版硬币开始发行,总计11种。
乔治六世——如同南罗德西亚等英国殖民地一样,乔治六世时期的英属印度钱币版本多且乱,按面值计有10种,但又分不同材质、不同标记、不同版本。
乔六1940年1/4卢比两种编号对比图,544a暂未收到,暂用网图——
1947年,发行新版3枚印度虎卢比单位镍币。同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先后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1950年,印度共和国开始发行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