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56分开始跑步,7:01分跑完了第二次10公里,用时1小时5分钟52秒。
回想自己小学的时候,到县城田径场跑400米,不及格。当时的田径场还是泥土地,迈着短小的步伐,想着一圈400米好远啊!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不及格,而跑得快的小伙伴早就到了终点。
高三体育课1000米考试,差一点就跑到阎王殿了。当时可能想着这次跑步考试一定不能不及格,结果一路上都是大口喘气的快速奔跑,到终点的确没有不及格,但几分钟后,便眼前发黑,站立不稳,整个人呼吸困难,快瘫倒在地,还好在老师的呼叫声“坚持住,千万不能坐下来”以及两边同学用肩膀托着我的手臂,慢慢的这才缓过来。如今回想起,还是不寒而栗,似乎一只脚踏进了阎王殿又幸运的收回来似的。吓得体育老师对后面考试的同学强调只要跑完都能及格,别跑太快。晚自习不放心还特地跑来看了我一次。
从小到大,我的体质都比一般人差很多,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和同寝室没去过一次校医院的舍友相比,我已经把校医院的门槛踏破了,也不知道该骄傲还是惭愧。生病最严重的那次是得了肺炎,脸色都是绿的,一连好几天中午都在校医院输液。那次以后,我虽然知道自己该锻炼了,却没有行动起来,直到自己发现了有悦跑圈这个软件。它利用手机GPS定位的原理,记录下跑步的时间,速度,路程以及一些其它数据。偶然在刷微博的时候,看见某一条微博记录了那个人一个月二十多次的跑步记录,感觉非常有趣和新颖。跑步如果能记录下来,多有趣啊,还能激励自己下次跑的更远。于是在这条微博的带动下,自己下载了悦跑圈,开始了跑步。
从2015年4月24日第一条记录,2.53公里,19分钟56秒,到今天能坚持跑完10公里,这个改变是不容易的。起初开始的时候,想跑个4、5圈就差不多了。直到第一次跑完5公里,自己明白只要第一次呼吸坚持下来,当跑到3公里时,只要想坚持,便能跑完5公里。第一次跑到8公里,明白了6公里能熬过去,剩下的时间便不会那么难熬,坚持就能跑到。上个月,有几次跑到5公里,意犹未尽,却忽然要上厕所,我知道自己可以跑的更多。第一次跑完10公里,在操场循环往复不知道跑了多少圈,看着足球赛开幕式开始,到第一场结束,然后中场休息,第二场开始,听着手机里不断着报着:你已经跑了X公里,耗时多少分钟多少秒,最近一公里用了几分几秒。当跑完10公里停下来走路时,场上刚好进了一个球,全场欢呼雀跃,但自己心里比进球还要高兴,仿佛他们是为我欢呼的。
第一个10公里。以前看到跑友圈里别人轻轻松松拿下10公里,摘下某某马拉松勋章,自己常常羡慕的不得了。跑完10公里,明白了:只要坚持跑下去的意念,终究会到达终点。慢一点没关系,只要脚步不曾停歇,都能跑到。
回想起去年4月份到现在,也不是每个月都有跑步。在福建的时候,去年的冬天几乎都在下雨,家又离体育场远,跑步便断了许久。这次来泰安培训,一则这里不怎么下雨,二则培训学校有体育场,这才一周跑3、4次,才能跑下10公里。环境很重要,换一个环境便能多跑步。我们常常囿于周围的环境,而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达不到想要的目标。
想着自己从小到大,父母从未耳提面命我要去锻炼身体,跑步打球之类的话,却说那很危险,太阳很大,你会太累了之类的话。于是乎,我很少运动。他们往往强调的要多吃一口饭,然而这并没使我变得强壮,体质好。上次看的中医理论,讲的脾胃互为表里,如果想要吃的东西能被身体充分吸收得健脾,让胃消化吸收能力变强。而脾在中医思想五行里属土,欲施肥前先松土,这样肥料才能被更好吸收,怎么松呢?脾主四肢,四肢经常运动自然能够健脾,这样才能让胃有胃口,吃得下,消化得了,才能吸收水谷精微。同时,四肢经常运动会带动心肺功能的强化,让身体里的血液流动的更快,更有力,更清澈,这样疾病自然也就少了。运动后人胃口大开,我认为用中医的这个理论解释再好不过了。反观自己的家人,从来没有给我灌输要去锻炼运动之类的话,而我大学那没生过一次病的舍友从小父母便早起带着他跑步,做引体向上等,日积月累造成了我们体质相差的不是一点点。而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受环境的影响,周围的环境有家庭环境,朋友所营造的环境,同事所营造的环境,它都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人,潜移默化。
我们都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活着。大学放假回家,平常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瞬间在自己的生活里消失,除了偶然朋友圈的状态告诉自己确实存在那样的世界,回家久了有时候甚至都怀疑大学的事物是不是真是存在的。我们都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活着,和自己身边的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其而喜,为其而悲,受其所制。
而怎么能跳出这小环境的限制呢?其本质在于新事物新思想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比如旅行,比如阅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见不同的人,吃不同的菜;看着别人写的东西,表达不同的思想,才会有助于自己跳出当下的牢笼和桎梏,好比给你一条绳子,一把梯子,你能爬出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哦,原来还能这样想,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原来还可以这样活。就像上班的路有很多条,尝试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小环境像一潭死水,吹不起半点涟漪,只有将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水引进,让死水流走,小环境才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