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湖南,1995年参军来到美丽的壮乡广西,2006年中尉军衔转业到一个芒果飘香的县城工作,这个县城位于右江河畔。因为我妻子是芒乡人,我于是留在了壮乡,陶醉在壮乡,于是就有了自己的笔名“芒乡醉客”。
2012年工作调动,我来到了一个靠近巴马县的乡镇工作,天天和这里的群众打交道。
我在县城工作的六年,都是讲普通话。可是,大家知道,在这个偏远的乡镇,群众讲的都是壮话,为了办事的方便不得不学讲壮话。
学一种语言,有很多种方式,我主要是听别人讲,顺便用本子做些记录。每走访一户群众,都要学上两句,记在我的《学壮话》本子上。
学壮话,让我替群众办事更方便,也增添了我的生活情趣。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讲壮话的一些趣事吧。
下到村里,村民很热情,少不了要请你喝杯酒,话说“喝杯米酒,交个朋友”,一点不假,和村民喝上几杯,他们还真的跟你交上朋友了,办起事来自然更方便了。我于是问他们,“喝酒”壮话怎么说,听了一遍,于是在本上写了“哽漏”,为什么要写成“哽漏”两字呢?我是这么认为的,喝酒的时候,酒经过咽喉会哽咽再漏入胃中,所以把“喝酒”的壮话音译成“哽漏”。
去农民朋友家宣传医疗保险政策,碰到两个妇女同志在家做饭菜,我问村主任,壮话怎么称呼女同志呀,主任说:“女人就叫烧鸭”,我对着那两个女同志就说,“两个烧鸭,你们好”。搞得女同志笑掉大牙,反笑着说,“我们今天只做白斩鸡,没有买烧鸭哦”。
学壮话,让我留下了很多闹笑话的故事,增添了生活情趣,让我真正地融入了壮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