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和追求自由是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以来一直的追求。而对自由的理解,每个人又不尽相同。甚至有时,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也许只是一种假象。本书作者埃里希·弗洛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深刻阐释了什么是自由,以及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时,将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可以说,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很少有一本书能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和过程,谈论自由的价值、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
基督教传说中,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从代表权威的教会观点而言,这一行为本质上的罪恶的,他破坏了“伊甸园”中,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从我们人类的观点来看,这又是人类摆脱上帝的意志、反抗权威的命令,而选择自由意志的开始。只是这样一个开始,却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世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个人自由,少数人剥削多数人,人们眼光狭隘,迷信、无知。但从另一方面讲,中世纪的人有团结感,人与人之间诚实、坦诚,人们普遍有安全感。个人虽然不自由,却并不感到孤独与孤立。因为人从生下来开始,在社会中便有一个明确的、不会改变的和没有疑问的位置,他已经生根在一个结构固定的整体中,所以,生活是有意义的,根本无怀疑余地。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掌控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理智得到增长,同时与其他人类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然而,与这一过程伴生的,则是我们日渐孤独彷徨,内心充满焦急忧虑,日益怀疑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生命的意义,以及日益感到自己的无权力及不重要。
此前提下,人们会不自觉地启动各种心理逃避机制进行自我保护:
第一种:极权主义的心里机构。个人有放弃其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也就是寻求新的第二个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
第二种:破坏性的心里机构。也就是摧毁外在的目的物,以免除自己无权力的感觉。虽然我还是孤独的和孤立的,可这种孤独是一种绝佳的孤立状态,在这种孤立状态中,外在的目的物之力量,不能再压服我。毁灭世界是想使自己不再受外界力量摧毁的最后一种。
第三种:舍己的自动适应的心里机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完全承袭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人格,放弃独有的个性,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这样便不再感到孤独和焦虑了。
综上所述,自由与束缚仿佛是循环交替的,脱离了原始的约束,便会使人孤立,因而不可避免地又使人逃入新的枷锁中。那么独立与自由是否便意味着孤立与恐惧?是否存在某种积极性的自由状态?作者则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认为:不可丢掉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成就中的任何一项。社会中的非理性和无计划的情形必须予以消除,而代之以有计划的经济。同时,消除少数操经济大权而对那些命运决诸于他们的人毫不负责任者的神秘统制,建立一种作者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