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的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我要考虑转行了。”小新一边玩笑似的又重复昨天说过许多遍的话。
他是来公司将近2个月的新人因为没有业绩才产生了此种想法,这不得不引起了我的重视,因为有些想法一出来就会引起人的躁动不安,当然好的会是更加的引人向上,而坏的只能是像肿瘤一样会肆意生长,一旦没能及时扼制便会越来越凶猛直到溃堤。
而工作的溃堤就是离职。
我很想告诉他,告诉他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可平常似认真又玩笑的日常,我又怕唐突了。
2
总是会听到人说,工作一般3个月才会开始确定自己适不适合,一般沉淀3年才算是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了解,5年算是行业里的深耕者。
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所以总有人在做的不太满意的时候在3个月未满时匆匆离去,去寻找下一份所谓的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据我所知,一般3个月换一次工作的人,下一次的工作一般也做不长久,托词总是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我做的不开心,又自我安慰,既然不适合,又不开心,何不换个呢,工作嘛首先是开心为主。
所以一开始说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久之说工作不好找,找不到喜欢的,之后又是随便做做,最后是重新开始。
不过一直在自我麻痹。
首先这类人都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记得大学里职业生涯规划吗?当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认真地听了,反正那个时候我在玩手机,聊天,总之就是没有听过,就连这堂课的作业都是瞄了眼其他同学才拖拖拉拉交上去。
工作后,才明白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比如小新,在现阶段不断想换工作,实则是迷茫,主要是没有正经的规划过自己的职业和未来。
回道他的问题,“我不适合这个工作,我要转行。”那么我想问,你想干什么呢,你又能干什么呢,你确定你换了之后你就行了吗,那我告诉你,肯定不行。
这些人肯定是工作上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想着换,像小新,他害怕自己成不了业绩被公司辞退,才早早的给自己留了条退路,主动辞职,好像在说:看啊,是我不要这个公司的。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对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如果有能想到办法来后退,还不如多些耐心,多些思考。
孤注一掷听起来是最不保险的办法,可是这刚好能展示人的冲劲。
要么成,要么败;
要么活,要么死。
当你拼尽全力的时候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为这个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3
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局限是多少,也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
有个朋友公司正在升级,他怕升不上去,连现在拥有的名气都没有了,才退缩了,来问我的想法,我告诉他想就去,现在不是已经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了吗,不拘于现在,时刻保持热血,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
就像小时候背课文一样,看到一篇短文觉得自己背不下来,可是后来老师布置的长篇,你还是能一字不留的从头到尾。
人的极限和记忆容量一样,你永远不知道那里会是终点。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直视,解决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解决不了就想办法解决。
4
有人说我不行的,我太懒了。
懒是借口吗?
不是的。
相反我特别喜欢那些懒的极致的人,喜欢他们为了留更多的时候来休息,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推动科技发展的一类人刚开始都是简便,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懒,不想要这么大的工作量,才有了电脑,才有了通讯,才有了汽车等一切。
工作中的偷懒便是思考,思考事情的前因,思考问题的出现,解决的办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大脑里回顾从而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思路,来缩短工作时间,为自己的偷懒找法子。
懒是一个思想者。
如果把工作进行排类从基层到中层在到高层,那么基层就是体力活,之后便是脑力活,我一直都说,人只要努力一段时间是够了,从体力活到脑力活的转变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你努力的顶峰让大家能够看得到从而认可,所谓的拔尖,这样你就脱离了体力活,晋升到了脑力活。
就像考试一样,我们总是在考试前熬夜,但一定要带脑子的熬夜才能在大脑里留下问题的映像,考试的时候才能放映出来,不然又得重新来过。
5
讲个故事,我第一份工作,每天上班晚上12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有时候凌晨1点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工作确实辛苦,可即使这样我也只认真了3个月而已,3个月后大家便知道了这里有个聪明机灵的人,这个人做事的方法特别好。
但如果只一味的努力,就只能出现一个千篇一律转动的机器。
不隐没在所有机器里的唯一方法是自己转动。
当回忆的时候才发现那时候确实辛苦了。
可你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是飞快的,就是日月如梭。
最后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规划到以后,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余生那么长,千万不要浑浑噩噩。
年轻人大都会有这样一个迷茫的过程,如果我们能找个时间,找出原尾,再来前行。
之后的路会宽敞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