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该做的功课是不能逃避的,你不去主动完成,它就会一直以各种方式提醒你,直到有一天你真地看到它。有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中了魔咒,怎么老是卡在相同的问题上。
我和我母亲之间的关系就是我生命中很重大的一个功课,从发现它到接受它,面对它,直至上个月基本完成它,我经历了一个痛苦煎熬,也神奇美妙的过程。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在许老师的引领和陪伴下,实现了母女关系和解的实质性突破。这一年中,许多老师说过的话,我也终于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深信了。
现在,我把这个过程梳理之后分享出来,既是分享我的喜悦,也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的功课还未完成,那么,别怕,勇敢走上去。
一、背景故事
2011年10月,我的母亲在忍受了五年癌症的折磨后,走完了自己63岁的人生。我失去了母亲,但也结束了和她一起面对癌症的压力和痛苦。说实话,那样的生活,我也过怕了。母亲的葬礼结束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结束了,都结束了”。有悲哀,也有卸下重担的轻松。这五年里,母亲做过两次大手术,经历了若干次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算不清楚,我陪她住过多少次医院。期间,我的父亲也因癌症去世。作为长姐,我拼尽全力承担起这些,我累了。所以,我觉得“结束”可能是我潜意识里期待的。但有的是真的结束了,比如母亲的生命,有些是才开始,比如我的无边无际的悲哀。
办完母亲的丧礼,我从老家回到北京,迅速进入上班、带孩子、做家务的忙碌状态。我用忙碌掩盖失去父母的痛,掩盖我孤苦无依的悲凉。我对自己说,你这么忙哪有时间去痛,别活得太矫情了。但是心底总有挥之不去的悲哀,从那时起,悲哀成了我生命的底色,它常令我感到疲倦,提不起精神。
母亲过世的转年,我和儿子追随老公来到合肥。孩子上小学了,我成为全职妈妈。突然间,很多问题冒了出来:孩子的学习、我和孩子的关系、我和老公的关系。我用情绪去和这些问题对抗,其结果是大家都受到了伤害。慢慢地,我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孩子和老公,而是我自己身上。意识到这点,我迅速陷入自责的泥淖(自我攻击是最能帮助一个人走进抑郁的)。我发现我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作母亲的感觉,我感受不到母爱从我的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养育孩子成为责任。我时而觉得孩子摊上我这样的母亲很可怜而去骄纵他,时而又因为他满足不了我的要求而苛责他。我们娘俩就这样在两个极端摆来摆去,都快疯了。最可笑的是每次和儿子发生矛盾时,我都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个妈妈,而是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想象中母亲的位置应该是高于孩子的,这样她才能用慈爱的目光俯视孩子,但我很多时候只能平视儿子。我没有站在母亲的位置上,确切说是我没有能力,没有力量站在母亲的位置上。许老师说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站对位置,但有时候你知道哪个位置是属于自己的,就是没有能力站上去。
每次和儿子发生矛盾都会引发我对老公的不满,许许多多的不满。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后我就陷入一种深深的无边无际的悲哀。
二、看到了我的功课
我想了很多办法来拯救自己,读育儿书,尝试创业,甚至在老公的帮助下出去工作一年,但都无济于事。正如老师所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直到有一天,我找老师个谈,老师问我今天想说点什么呢,我一股脑说的全是和妈妈之间的事情,比如我从两岁起就被她放在外婆家直到十六岁;比如我十二岁的时候,她为了不耽误工作,让我一个人从天津坐火车去山西的一个群山环绕的县城,她根本就不怕我丢了;再比如十六岁后回到她身边,有一次我肚子疼得半死,但她还是把我扔下,毫不犹豫地出差去了……我说得泪流满面,但心里轻松了很多。那次个谈让我发现,我的很多问题可能都和妈妈有关。
带着这个发现,我去南京上了老师的工作坊“内在小孩 喜悦之道”。这次工作坊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找到了和母亲的一点点链接,我仿佛品尝到了一点点母爱的滋味。冥想的时候,随着音乐我感觉自己像一条鱼,在一个幽深沉静的水潭里自由自在地游,那么温暖,那么舒适,那么安全,我全然地享受其中。突然,一个灵感袭来:这是不是呆在母亲子宫里的感觉。恰在此时,老师的引导语响起:想象你在母亲的子宫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原来虽然我们已经离开妈妈子宫那么久,但那个感觉却深深刻在了我们的身体里,只要我们愿意寻找,就能把它找回来。原来妈妈的身体是这么温暖,我也曾是一个小婴儿,被这温暖的身体哺育过。
三、表达对母亲的愤怒
工作坊上“浅尝辄止”的母爱很快又被我对母亲的愤怒驱赶了,心里总有个声音说:为什么不让我在你们身边长大,为什么。每次听那首《泥娃娃》,我都悲从心来,听一遍哭一遍,觉得自己就像那个泥娃娃,从来也没有过爸爸妈妈。
我告诉老师我看到了自己对母亲的愤怒,于是我们做了第二次个谈。老师引导我和母亲对话,把当年我作为一个孩子不敢不会不能和母亲说的话都说出来。我痛哭流涕地向母亲表达我受过的伤害,我的委屈、愤怒和渴望。说来说去,突然发现其实我最想和母亲说的一句话是“妈妈,我想和你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暂了,我不甘心你就这样走了”。当心里涌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发现我对母亲的愤怒荡然无存。
原来,我对母亲愤怒是因为我对她渴望。
四、我一直都在找妈妈
那年,母亲做完肺癌手术经历了四次化疗,半年的时间都在医院里折腾,我感到身心具疲,于是和老公去丽江旅游。就在旅游结束离开丽江的前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妈妈死了,死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她是托梦告诉我她死了。于是我无比愤怒,边哭边冲她大吼“你就这么走了,我允许你走了吗,你走了也不告诉我去了哪里,我还怎么能找得到你?”我从梦中哭醒,已是清晨,一脸的泪水,惊呆了身边的老公。
五年后,此梦成真。从母亲生病开始,我就守候着她,但她走的时候,我却没在她身边,连个告别都没有。我守了她五年多,才只离开她三天,她就走了,就像梦里一样我愤怒到恨,我恨她为什么不等我回来,也恨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她,她是不是以为我不要她了。今天,我懂得了,我怒我恨全是因为我舍不得她。
母亲走后,我居然有一种想法:开始新的生活。所有和母亲有关的情感,我都不去感受,痛、恨、怒、不舍,我都感受不到了。我常去父母的墓地看望他们,但每次站在他们面前,我都感觉不到难过,一滴眼泪都没有,我就是悲哀,心里只有一句话“爸妈,我来了,我想让你们看看我”。
我确实是差点把妈妈弄丢,但幸好老天安排儿子来提醒我,让我终于能看到我对妈妈的渴望。带着这种渴望,我在成长的路上走了整整一年了。这一年中,我按照老师的引导,不断地尝试着去感知父母,看到父母,臣服父母,能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链接越来越多。
直到上个月,我自己生了一场病,治疗了一个多月看不到转机。一天晚上安静时,我看到了妈妈,一下子理解了那五年中妈妈忍受了多少痛苦折磨,但她一直顽强地治疗,只是为了能多陪陪我和弟弟。我突然明白了这场病的意义。
紧接着,老师为我做了个案,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大声说出来:妈妈,对不起。这是一个对我来说无比重要的仪式。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终于放下了,我又是妈妈的孩子了。
“妈妈,我曾经错解了你,请你原谅我。让我抱抱你吧,你也抱抱我,我是你的女儿。”
至此,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妈妈。
今年夏天见到刘仁洲老师时,他教诲我说父母虽然去了,但我们和他们的连接永远都在。父母既是我们的来源,也是我们的归处。现在,一想到人生能有如此好的归处就觉得无比踏实,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