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了“互加计划”老师寄来的《乌蒙山里的桃花源》。这是一本由网红老师梁俊编著的学生日常习作文集,上面有他和周晓丹老师的亲笔签名。虽然我十多岁就开始追星,但像这样亲手拿到“星”的礼物还是第一次,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是“来自星星的你”,所以一有点空儿我便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初读完序言和几篇文字时,心里驳有点儿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些刚上小学的孩子写的习作和日记而己,写作水平也无法和我女儿平时读的《优秀作文》相提并论,著书立说显然有点太早了。
但这种想法还没有保留几分钟,就被之后新奇的文字打破了。在孩子们稚嫩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层层叠叠的大山里,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里,有一个微风吹来繁花纷落的小山村。而在小山村里,更有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会儿天真灿漫,追逐打闹,在山野里捉鸟捕鱼;一会儿又勤劳朴实地跟着父母在田埂上割草放牛,砍柴播种。快乐时他们会爬在树上哈哈大笑,烦恼时他们会在静静的小河边无助地哭泣。原来,看似静谧的乌蒙山并不安静!
恰恰相反,它不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更是一片鲜为人知的桃花源!在孩子们稚嫩的文字里,我读到了山村生活的艰难和苦涩,更读到了他们内心世界里最本真的纯朴和善良。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你不会知道,孩子们会为受伤的小鸟向上帝祈祷别再伤害,会给蜻蜓做手术,会将死去的小狗一点点埋葬;也不会知道,有一个孩子会在大雨天撑着雨伞为他的画眉鸟捉虫吃,会为一只小猫的安危担心不已。你不会听到雨雾弥漫的早晨,一个山村孩子和小草,和露珠,和大树,和太阳的对话;也不会听到,一个留守儿童对生病的奶奶最真诚祝祷和对死亡的抗拒。你不会明白,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孩为了妈妈,向一个不务正业的爸爸宣战时的无奈;也不会明白一个孩子的理想是当一名孤儿,折射出来的心理原因却是对大人的抗拒和对自由的向往……
也许,这样的故事我们也曾经历过,但却被渐渐远去的岁月所拋弃,被层层叠加起来的记忆淹没。读这本书,无疑会勾起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童年无限的追思和回味。那是大自然中花鸟虫鱼赐予我们孩提时的快乐,那是农家孩子初入人世就经历的艰难和苦涩,那是莫名其妙却真实存在的忧虑和困惑,那是一个个小孩子特有的孤独和对亲情真切的渴望……而这些童年的记忆,又何尝不曾在我们的心上一步步地缓缓走过?从这个意义上讲,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不仅仅属于乌蒙山里的孩子们,它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孩提时最真实最美丽最刻骨的“桃花源”。许多年之后,这所有的记忆,无论幸福与痛苦,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最美好又掩藏得最深的情感故事,陪伴我们走过一生的坎坷和风浪。
如果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宝库,梁俊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无疑就是这一座座小宝库的探索者和开釆者。在书中,我们不但领略了乌蒙山里这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那精彩的农家生活和人生之初体验,更看到了一群群年青的大学生们一次次勇敢的坚守与跋涉。在梁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一片破旧的教室里,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正认真地带着他们的学生有模有样地朗诵诗文,任凭文明的声音在群山中回荡;仿佛看到了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一个个孤独却坚定的身影正奋笔疾书地勾画着他们的青春。他们,是这片大山的希望!
在这本书中每篇小作文的后面,梁老师都备有仔细的背景介绍,准精的点评,深味的共鸣,它们和孩子们的作文、童画交相互映,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也为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做了一个范本。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小学生在文字表达和图画上的瑕疵?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应该如何让文字在孩子心中实现它真正的价值?如果读者足够细心,这些问题都能在书中一一找到答案。
我们总是说,要积极地实现素质教育。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摆脱学习中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人文主义?如何关注一个个年幼的孩子的精神世界?我想,梁老师已经在乌蒙山里这个偏远的“桃花源”中,为我们做了一个最漂亮的师范和注解。他的成功,也再一次证明了乡村教育的改变需要更先进更新鲜的有生力量!
“独步灰石阶,灯火两三点。回转抬头望,银河撩满天。”谢谢梁老师,谢谢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如此独特又鲜活的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