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的创作背景是在大正五年 1916年前后, 资本主义的高速蓬勃发展下的一个背景。这是一个天灾人祸的横行的乱世,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其中京都更是天灾人祸,地震,台风,大火 饥饿,城门的修缮更是无人问津。所有的一切都被绝对化,人与人之间相互看不到真诚。人性恶的一面在这个年代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 1 《罗生门》
空荡荡的城门之下,除了一直蹲在斑驳陆离朱漆大圆柱上的蟋蟀外 ,还有一个被辞退的家丁 ,大雨如注,暮色沉沉,抬眼望去破败的城门上方挂着沉重的乌云。走投无路的他一边为明天的生计发愁,再怎么冥想也无济于事。 无济于事,就只能不择手段了。优柔寡断只有死路一条, 死在土墙边。街道旁,像死狗一样被人从门楼上抛尸荒野。孤注一掷呢,只能沦为强盗。他还没有想好,缺乏足够的勇气。
爬上扔满死尸的门楼,遇上拔假头发的老妪,从刚开始的恐惧到慢慢消失,同时对老妪的憎恶也随之升起。不, 仅对老妪可能还不够确切。应该是对一切邪恶事物都愈发反感。 此时倘若有人问他刚在门洞里思索的是饿死还是当强盗。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饿死。 他嫉恶如仇的内心下也如老妪的火把愈演愈烈。
瘌蛤蟆的声音从老妪的嗓音响起“ 拔死人头发是不对, 不过这些人也是干这些勾当的。 就说我正拔的这一位吧。活着吧蛇剁成一段段的卖到护卫营,要不是瘟疫病死了她,估计还在卖呢。 他干那营生也没错。 不干就饿死。 我跟她一样走投无路呀,他会原谅我的。
听完老妪的话,无名的野火从内心油然而生,怒从心头起,恶像胆边生 。正是老妪的话激起他内心的邪恶。 他内心也有了自己的答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念头 被他彻底从脑中扔了出去。 踢倒老妪,拔下衣服,消失在黑夜之中。
罗生门下,世人皆恶 在那个天灾人祸的年代,人人都走投无路 。 人性丑陋的一面,恶的一面会被无限放大。 假设我们遇难到了一座孤岛,资源有限,人人自危的情况下 。 试问,我们怎么又能保证,我门不是下一个家丁呢。
故事2 《竹林中》
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平安京,某一天官府接到一个樵夫的报案后山的竹林中,樵夫和往常一样到后山砍柴,突然发现后山的竹林中躺着一具死尸,看上去刚刚死去不久。
另一个人云游僧也前来作证已经西去的施主和贫僧昨天的确有一面之缘。男子配着腰刀和弓箭与黑色箭壶。同行的还有一位女子身胡枝子花的衣服,骑着桃花马 很快捕快抓住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多襄丸。 多襄丸已经背负了很多条人命而巧合的是武士的腰刀和黑色箭壶也在多襄丸的手中。 看似案件已经非常清晰,多襄丸就是杀死武士的凶手。 并且多襄丸坦然承认了自己强奸了武士的妻子, 至于杀掉武士 ,我是应了他妻子的要求,她说只要杀掉我的丈夫 。我就做你的妻子。 多襄丸是个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但是这次他是真的对面前的女子动心了。于是在决斗之中杀掉了武士,与此同时女子逃跑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都以为要结束的时候。 武士的妻子又出现了。
据武士妻子说, 他强暴之后痛不欲生,无脸苟活于世。本刀子用刀子杀死自己的丈夫然后再自杀 。既然不能同生,那就同死。两人阴间相会,来世再做您的妻子。 于是她用尽全力用短刀刺进丈夫胸口,丈夫身死,她呢却没有了自杀的勇气。梗咽着松开尸体上的绳子,逃离了这个伤心地 。
此刻的大人,那是一个脑袋两个大。根据武士的妻子口供,多襄丸根本就没有杀人,案件一下子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怎么办 那就请神 。
于是请来了巫婆,一番施法之后,亡灵借巫婆之口,说出了又一个版本。
我亲眼看着我的妻子被多襄丸强暴,而我的妻子竟然向贼子说,让贼人杀了我,只要我活着我就无法与你在一起。 可多襄丸并没有照做,反而一脚踢开了武士的妻子。 给我松绑之后 我是万念俱灰,我拾起刀,一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故事在这里就结束了, 但是Rocky 我陷入了凌乱, 几年前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曾经试图找到一些真相。 看完书之后的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当我们追逐真相本身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故事里面的2个当事人,和一个亡灵 各执一词。并且把杀人这件事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们之间隐藏真相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多襄丸的叙述中,他自己塑造成了光明磊落,不惜玩下三滥的手段。 重情重义的英雄形象
武士妻子叙述中,她把她自己塑造成了一名为柔弱而自尊的女子
武士再自己的叙述中“ 他目睹了妻子被凌辱,妻子的背叛让武士感到羞耻和绝望。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 名誉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把自己的死亡堆砌成为了名誉和尊严的追求,而自杀死得其所。
在描述同一件事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隐藏对自己的不利,或者是不好意思的信息告诉别人。 而经过加工之后的谣言经过无数次的传播 事件的真相,早已被时间蒙上了层层铁幕。 关注事情本身,比关注事情真相更值得揣摩。
故事3 《地狱变》
这个故事是让我非常生气和恼怒的一个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位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良秀为了追求艺术至上的理想境界、把握真实的美,在明知封建领主堀川大公因霸占自己女儿不成而恼羞成怒设下的陷阱,还不惜残酷地牺牲自己的女儿,完成了一幅妖血斑斑的“地狱屏风图”而后自杀的故事
堀川大公手下的画师良秀是一个形象丑陋、脾气古怪、傲慢自大的怪人,但由于他在绘画上的名气和才气,故得大公的器重。大公想要将良秀的爱女收房,但是被良秀拒绝了。良秀在艺术上有种怪癖,喜欢以现实的人物为原型来描绘妖魔鬼怪,甚至不惜为此而折磨别人。但他对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又显示出父爱的慈祥。为了报复良秀,一次,良秀受大公之命画一幅名为“地狱变”的屏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的工作,半年以后,屏风的大部分已经完成,只剩下最关键的部分还空着。这时,良秀请求大公制造一场火灾,让一位穿着华贵的女侍锁在车内被活活烧死,只有亲眼目睹了这样惨绝人寰的一幕,他才能完成作品的核心部分。大公答应了他的请求,几天之后良秀到现场观摩火灾,结果发现被关在车中的竟是自己的女儿,良秀起初大惊失色,惊慌悲痛,但随着火势的加大,在女儿的叫喊中,良秀反而显示出冷静甚至愉悦的表情。火灾之后,良秀完成了地狱变屏风,而他本人也在第二天悬梁自尽
良秀之女被认为是《地狱变》的灵魂人物,是“地狱”中的天使,是集外貌的美丽与心灵的魅力于一身的身份性的、象征性的存在。但是,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美”不可长久,从而激发了封建领主堀川大公的占有私欲,促成了父亲追求艺术最高境界的梦想,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良秀之女这一无名的身份上所体现的性格与命运,可以说是日本古代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般共性,一个至善至美的柔弱女性只能屈服于森严的日本等级制度,沦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芥川龙之介创作的这样残酷性的人间悲剧,一方面展现了一种纯粹的艺术之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处于底层无辜的人们所遭受上层统治者摧残的痛苦之惨状,将当时社会封建领主骄奢淫逸的黑暗之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
他的书基本上都是揭露人性最黑暗之处,并将其夸张。放大之后给人看。 喜欢他的可以去看看地狱变这部电影。 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