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是初稿,这一篇是定稿。
写给,曾经深爱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读这本书有多久了。
我只记得17岁那年的高三寒假,只是想逃避期末考试的大幅退步。
甫一回首,便再难忘。
你好,张骏,你好,小波,你好,罗琦琦。
无非是一个女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步步成长的故事。和大多数青春小说中所不同的是,少了狗血,多的是励志。你很难说,你最爱的是谁,因为那些个次要角色中,你也很难忘记。很久后,我会想起乌贼和妖娆,不离不弃。也会想起沈远哲处事八面玲珑,自年少的时候便滴水不漏。桐华说,他的原型现在是省长秘书。
桐华的现代故事里精英色彩太严重。故事里的那一票人,琦琦读了清华,后来留学斯坦福,妥妥的华尔街精英。杨军去了复旦,关荷去了浙大,张骏考的差了点,也是年级前三十名——在那所全校第一可以是省状元的学校,这样的成绩,又意味着什么?
桐华笔下的女子,最大的共性就是独立,无论多爱一个人,无论受到怎样的挫折,都不会迷失自己;
我爱你,很重要;可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变得更好。
这是桐华笔下,女子爱情亘古不变的主题。
年少的时候最爱张骏,可如今,却彻底爱上许小波。那样的呵护和关心,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怎么可能不是爱。
可偏偏真的不是。
年少的时候,一直可惜张俊。倘若他和琦琦,能把所有的话都说开,倘若他知道琦琦很爱他,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可是,那样时候的两个人,怎么可能说的开?
年少的时候,猜测最后和琦琦在一起的人,也许会是陈劲。
过了八年之后,不再猜测了,因为已经认定,肯定是陈劲。不是因为多爱,而是因为,他最适合。
张骏和琦琦的悲剧根源不是因为年少不懂事,而是因为他们的安全感缺失,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这份感情的不信任。
不是不爱,他们偏偏很爱很爱对方。
他们唯一错的是,他们,不知道,或者说,无法感受到对方那份和自己一样同样深刻的爱。
爱到卑微,说的便是他们。
张骏一直觉得琦琦不爱他,琦琦的心里又一直在介意着关荷。有意无意间,说话藏着掩着,生怕表露了心意,对方便不会爱自己。
年少时我可惜这样的爱而不得,可如今却深深明白。
一份缺少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感情,怎么可能长久?注定会有数不清的误会和矛盾。
爱越深,伤得越重。
两败俱伤,伤痕累累、
小波和琦琦恰恰相反。
很久以后,我为书中的一段话落下泪来。
“那种一句话不说却很心安的感觉,即使身无分文依旧能开怀大笑的积极,在喧闹人群中相视一眼就能明白对方的默契,不管发生什么都知道对方不会抛弃自己的不离不弃。”
这份安然和笃定,这份浓的都要胜过亲情的情,这份依赖和信任,只可惜,不是爱情。
或者说,在他们拥有的时候,不是爱情。
他们相识的时候,性子未定,三观未成。最后,他们一路走来,相依相靠,不管最后他们是否走失,心底的深处,他们是最像的两个人。
她背着他的梦想去远方飞翔闯荡,他背着她的梦想在小城静静守候。
爱情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正好的时候,遇见的正好是那个人。
张骏是那个深爱的人,却不是对的人。
小波是那个对的人,却不是那个正好的时候。
相依相靠的时候,他们没有爱上对方。彼时琦琦心里满眼都是张骏,彼时小波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琦琦又尚小,无法考虑爱情。
等到很多年后蓦然回首,原来那般笃定安然的模样,在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悄悄来过。
有些事情,一生只有一次。错过,就再也不可能找回。
爱情里最美好的样子,当是两个人有同样的自信和信任,当是两个人比翼齐飞。
这个人,应当是陈劲。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他就在那里。
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他们熟识。一路走来没有失散,他们互相了解。
他们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因而互相相信。
这种信任,是琦琦和张骏所没有的。
因为成年后有相似的精英经历,他们是天之骄子,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相似的爱好和眼界,因而他们是可以站在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
而这,是琦琦和小波所没有的。
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
琦琦很优秀,但陈劲知道,自己配得上她。
陈劲很优秀,但琦琦知道,自己配得上他。
这种势均力敌眼界学识和能力“门当户对”的爱情,怎能不适合一生相伴??
我终于知道,为何,陈劲最适合。也终于知道,相比爱情而言,适合,有多重要。
只是,25岁的时候,我才看懂17岁时看不懂的爱情。
而这,已经过去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