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达老师的分享第一个点说了我们的共读计划和其它共读计划的区别,那就是我们选书的不同。
我们选的书都不是纯学者写的书,学者只是学者不是没有原因的,和学者相比实战者写出的书更让人钦佩。因为学者可以出错,出错的结果可能是名誉受损一落千丈,但还可以继续研究。而实战者呢,他们错了的话可能是万劫不复再写什么的机会可能都不会再有了。举个例子:《周期》这部传世之作的作者就是橡树资本的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像笑来老师说的:勇气是唯一不可伪造的美德。这就好像平时让你学习火灾知识你是没有感觉的,但你如果遇到火灾那情形就不一样了。
第二个点溜达老师说了聚集效应。
人们是非常容易被引导的,之前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读书、健身、爱家人。现在又加上定制BOX,两年只买不卖。在这里我更多的把聚集效应理解为暗示和引导。举个例子,有科学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随机找一群大学生,问他们两个问题。问题1 :你认为约会的次数和你的幸福有关系么;问题2:你上周有几次约会,你幸福么。同样的问题科学家们得到了相反的答案。
这类效应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多运用于商家对我消费者的无情洗脑,“你需要”。
接下来溜达老师展开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周期、周期有什么特征、周期的规律它并不规律。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周期,答案很明显周期本市就存在着很高的价值。它能让我们知道别人还不知道的事实.而别人不知道你知道。寻一切显然会变的非常有趣。一位伟人说过这术一句话:非凡的表现来自于,正确的非共识的预测。
我不敢断言周期只有几个特征,目前已知的有周期是必然的、周期有各个阶段,但事件和事件是相互影响的。周期也不总是相似,这就像股市有涨有跌但幅度和速度都不尽相同。而且,不同领域的周期是会相互交叉影响的。
第三点,周期有规律但它并不规律。因为人类参与了周期的建设,所以心理学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分享的最后溜达老师提醒我们,要在主动的边界内活动,就像渔夫和独家的故事一样,在陌生的领域用自己世界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溜达老师还留下了两个概念给我们:
第一,经验的概念:你没有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你得到的东西。
第二,疯狂的概念:你一次一次做相同的事情,却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