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上海大剧院2019—20新乐季的开幕演出。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拉夫斯基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带来柴可夫斯基的经典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1877年,柴可夫斯基在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伊利莎维塔·拉夫罗夫斯卡亚的推荐读到了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个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让作曲家大受触动,创作灵感源源不断。从一首咏叹调的写作最后发展成一部完整的歌剧。
因为没有用幕布,还没开场就能够看到舞台上的布景。一排高大的柱式门廊,四个雕像般的演员默然站立,纹丝不动,让进场的观众不自觉地安静下来。随着音乐响起,“雕像”开始活动,引子部分选取了奥涅金在决斗中的场景。白色的人像,仿佛寓意着死神,从开场就预示着悲剧的命运。
在景色宜人的乡间,拉琳娜夫人和两个女儿正在欣赏风景和阅读。奥尔嘉捡拾着色彩斑斓的树叶,仿佛是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塔季扬娜则为小说里的感情黯然神伤。当连斯基带来了他的朋友奥涅金,少男少女们青春懵懂的情感在慢慢发酵……
皎洁的月光下,塔季扬娜夜不能寐。她对奥涅金心生爱慕,但少女的矜持又让她极为纠结。最后她终于鼓起勇气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情书请奶妈的孩子帮她送去。这一整场女高音艾琳娜·贝兹戈科娃演唱的极为精彩。她的声线甜美透亮,细腻委婉,在写信的咏叹调里,将少女的患得患失,羞涩和激情的矛盾表达得极为精准到位,这也是我今晚最喜欢的唱段。
多情的少女却被奥涅金残忍地拒绝了,还说了一堆所谓的道理。当然最后的段落中,奥涅金再次见到塔季扬娜,被她的风采深深吸引,才发现自己曾经那么愚蠢。而塔季扬娜虽然对奥涅金依然心存爱慕。但身为人妻,遵守自己的本分,对丈夫忠诚,理智拒绝是最好的选择。
今晚的这版制作,将原来的三慕歌剧改成了两慕,节奏和情节更加紧凑。围绕塔季扬娜,连斯基和奥涅金展开的故事,以为广大观众们所熟悉。感觉原作中的决斗一幕,以及奥涅金的戏份在这一版本里都不算太多。不过在男主角身上还是能感受到颓废的贵族气质。
在这个版本中,情节上的铺陈简单直接,包括舞台设计和转场都衔接得很流畅,服装设计简洁典雅,背景设计非常大气。最重点突出音乐演唱部分,让观众可以更多享受到演员声音的魅力。
这部抒情而诗意的歌剧问世后,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已经成为了柴可夫斯基的经典名作。仅在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完整的歌曲斯基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就已演出过千余场。能够在上海看到这样原汁原味的表演,真是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