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3.22日在王瑶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湖南长沙学习。湖南的“热”与求知如渴的“情”撞了个满怀,令人难忘。
“聚名师、创优课”,本次学习安排了六堂讲座,七节展示课,旨在提升核心素养、推进整本书阅读。各位名师尽显风采,探讨阅读教学策略,问题由浅入深,在思辨中深入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在碰撞中突破提升。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郭学萍老师的示范课《第一次提问》、朱熠老师的讲座《小学整本书教学的实践》、王林波的阅读推进课《《十万个为什么》都给了我不同程度、不同视角的启发。
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我对郭老师这堂课的总体印象,她从简单的道具——一张带有❓的卡片引入,打开孩子的思维,通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让孩子有自己的创意表达,真正做到让每一支笔都爱上写作。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习作教学显得过于严肃,本次习作教学旨在打破常规思维,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给自己画像,让学生感到习作原来可以这么好玩,从而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熠老师M型的发际线、慈祥的笑容再加上标准的“国”字脸,外表就给人一种儒雅气质。再听他娓娓道来的讲座,很接地气的实践干货,好印象自然而然又增加了几分。他说:小学语文要教五个字即“教表达形式”,也就是让孩子知道作家是怎么表达出他的真情实感的;并且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标点符号去指导孩子的朗读,提高孩子朗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理解文本的能力,孩子的这种语感从小就要培养,等到了四,五年级就来不及了;整本书的阅读的推进要简单易行,不是所有的整本书的阅读都需要上导读课……这些都是他知行合一总结实践带来的经验之谈。他的这些观点我深以为然。
3、谈笑风生把纲举,风趣幽默得目张王林波老师的课堂目标清晰:交流读书方法,积累阅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堂课给学生和观课老师带来的松弛感是令人拍手叫绝的。
言而总之这次学习之旅充实而愉快。希望自己能把这次所学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去,在且行且思中形成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