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站在当地,听见如此说,一回身把手一拍,说:
“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口里说着,忽一回身,只见林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
整个过程,黛玉没有说过一句话,全程在听,估计也有不满在逐渐升腾。有时候说话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认真聆听,不发一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其中分寸,要看场合对象。
正说着,在里面忙着的凤姐听到如此说,便走来笑着先说:
“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
让别人听你讲话,你就必须先要给别人听你讲话的欲望。
“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我问他作什么,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罢了,如今那里知道这么费事。我问他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多少药,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他说:‘妹妹就没散的,花儿上也得,掐下来,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
明显的胡诌,说的有模有样的。宝玉又一本正经的说:
“太太想,这不过是将就呢。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
宝玉也是个随口就能讲故事的。
王夫人听完宝玉这么说,就说:
“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听王夫人这么说,宝玉向黛玉说:
“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脸望着黛玉说话,却拿眼睛瞟着宝钗。
黛玉却拉着王夫人说:
“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
王夫人说:
“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
不冷不热的一句话。
宝玉笑着说:
“太太不知道这原故。宝姐姐先在家里住着,那薛大哥哥的事,他也不知道,何况如今在里头住着呢,自然是越发不知道了。林妹妹才在背后羞我,打谅我撒谎呢。”
这件“药案”来的没有头脑,然后匆匆结束。在这件事情中,我在导读中发现了下面几点:
1、暗示了黛玉的病症有所转变;
2、反衬了宝钗的一贯为人处世风格;
3、细微的表现出王夫人对黛玉和宝钗的差异。
很有可能和黛玉的命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