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阿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牌坊是一种石质门架,一般有两层楼那么高。每年乡间举行全民欢庆的“庙会”时,也会在寺庙门口临时用木条搭建一种牌坊,上面装饰得很花哨,几天庙会一过,就拆掉了。永远不拆的就是那种石质牌坊,最老的据说有五百年了。
——如此精美的建筑,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或歌颂高尚美德或歌颂丰功伟绩。这样的仪式感让人仰望,也令人心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较起来,那座远近闻名的“范夫人牌坊”最大。这个范夫人在丈夫死后,独自把几个孩子拉扯成人。其中有一个儿子考了科举,做了不小的官。正是这个儿子,在母亲过世时报请乡绅公会立了牌坊,立得相当考究。
——相比较,贞洁牌坊居多。那么多贞烈的女子,她们也不想那样,但这一切是这一星空下特有的,不能抗拒也无法抗拒,是命。现在的我们幸福多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范夫人的牌坊用的是白石,接近于麻灰色,摸上去很平滑;而那些自杀小娘子的牌坊用的是青石,摸上去凉凉的,一条条凹凸的纹痕有点硌手。
——平滑的白石像如水的女子,麻灰色是大众可以接受的颜色。而青色,多少含有一些戾气,凉凉的,有些硌手,似乎在向来来往往的行人诉说着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除了冬季,牌坊是乡民和路人歇脚的场所。牌坊总是靠着大路,有石基可以坐卧,有石柱可以靠背。因此,不少人喜欢到这里聊天。斜躺着,看白云,听蝉鸣,传闲话。
——在这里,牌坊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在自己家里或坐或躺或靠卧,这样的日常,让人心里踏实。
以上引用文字均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牌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