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它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此刻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先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个才是孩子应当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里包含着积极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表明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给人很多的思维。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人才。
环境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母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
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
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个性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之后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空间就应适应、助益人的生长。在人们脱离不了环境时,不能任意选取栖居的。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起重要作用。孟母三迁,说的是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和为了孟子的成长而三次选取居住环境的故事。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取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人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当然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学习与思考,不要完全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